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建灵济宫》
《重建灵济宫》全文
明 / 陈惇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庙宇重开綵阁新,飘飘遗像紫阊身。

名书绛简游天阙,时指琼丹活世人。

璃幄长悬庭有燄,檀烟不断几无尘。

英灵千载俨如在,锡类难酬祇荐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建后的灵济宫之盛况与神圣氛围。首联“庙宇重开綵阁新,飘飘遗像紫阊身”以“重开”、“新”、“飘飘”、“紫阊”等词渲染出重建后庙宇焕然一新的景象,遗像仿佛带着仙气,飘渺于紫阊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名书绛简游天阙,时指琼丹活世人”进一步描述了庙宇内的庄严与神圣。绛简,即红色的简册,象征着记录与传承;天阙,指天宫的门户,此处比喻庙宇的崇高地位。琼丹,古代传说中的仙丹,这里借指庙宇能给予世人的福祉与救赎。这两句诗通过“游天阙”和“活世人”的对比,展现了庙宇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

颈联“璃幄长悬庭有燄,檀烟不断几无尘”则聚焦于庙宇内部的装饰与氛围。璃幄,琉璃制成的帷幕,象征着光明与纯洁;庭有燄,庭院中灯火长明,寓意着永恒与不灭。檀烟,檀香的烟雾,常用于佛教仪式,象征着净化与冥想。这两句诗通过琉璃与檀烟的描写,营造出庙宇内既庄严又祥和的氛围。

尾联“英灵千载俨如在,锡类难酬祇荐蘋”表达了对庙宇中英灵的敬仰与怀念。英灵,指已逝的圣贤或英雄的灵魂;千载,形容时间久远;俨如在,仿佛仍在世间。锡类,赐予众人,表示庙宇的恩泽惠及众生;祇荐蘋,祇,通“只”,仅此之意;荐蘋,献上蘋果,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供品。这一联诗通过英灵的存在感与庙宇的恩泽,表达了对庙宇及其精神价值的深刻敬意与无限追思。

作者介绍

陈惇临
朝代:明

陈惇临,字彦庄。潮阳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进士。谒选授闽县令,治行第一,拜留台御史。调河北佥事,寻晋参议,移辖湖南。调广西,以平叛功,升副使,整饬左江兵备,安抚交趾。以染瘴气病卒,追赠太仆寺少卿,祀乡贤。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寿滁阳赵士衡

花甲喜重逢,高堂气郁葱。

青樽开北海,翠袖舞东风。

福寿方川岳,精神并竹松。

安期瓜枣大,蓬岛会相逢。

(0)

题画

每怀冰壑翁,别后廿馀载。

梦寐常见之,风标宛然在。

天涯得遗墨,令我发深慨。

缣素盈数尺,山势连渤澥。

楼阁俯溪湾,林木起疏霭。

飞瀑悬高崖,迥隔青天外。

岩谷绝嚣諠,地位诚爽闿。

想当盘礡时,神情极冥会。

颇拟龙眠麟,超脱虎头恺。

把玩重摩挲,宝之比琼瑰。

仙翁不可见,睹此面如对。

思昔寓南交,朋簪总文彩。

惟翁管鲍俦,胶漆情不改。

一朝忽分散,良晤那可再。

题诗纪交游,云树杳淮海。

(0)

题山水画送人归羊城二首·其一

粤山千叠水千寻,桑梓长悬别后心。

珍重丹青三昧手,为人满意写云林。

(0)

双雉

不羡山梁饮啄肥,宁同牧子叹双飞。

五文愿借天孙巧,移上虞廷补衮衣。

(0)

慕贤堂

列鼎重裀悔养迟,昔贤纯孝是吾师。

方当子职躬修日,正及亲年未晚时。

绿玉扶裹鸠刻杖,琼浆介寿蚁浮卮。

羹藜负米无由再,尽力悬知胜尽思。

(0)

挽李主事

伊人蚤岁富才猷,郎署名成正黑头。

忠孝未酬君父德,风霜俄报柳蒲秋。

半窗孤月皇华节,万里长江旅衬舟。

好在泉台休抱恨,承家有子习箕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