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三首·其三》
《早秋三首·其三》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0)
翻译
北方的大雁还很遥远,淮南的人们已经感到悲伤。
凋零的桃子不时落入井中,新生的菊花也侵占了篱笆边。
书本与剑,难道会误导我?暂且弹琴饮酒自我安慰。
在西斋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有吟咏贫困的诗篇。
鉴赏

在这首早秋时节的诗中,诗人通过蓟北雁声犹远、淮南人已悲伤的情景,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秋意。蓟门之外的大雁鸣叫依旧回荡,而南国淮水之滨的人们却已经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两句,则以残留的老桃树旁的井边和新长出的菊花侵占围栏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早秋时节的生长与衰败交织的画面。这里的“堕”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手执书卷与剑,象征着文治与武功的并重,而“琴尊”一词,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士人以琴会友、抒发情怀的情境。这里,“岂相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志向的坚守和自信。

最后,"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一句,描绘了一幅在西厢房中于风雨之夜,诗人不仅感受着季节更迭带来的孤独,也在继续创作歌咏贫困生活的诗篇。这里,“咏贫诗”既是对现实苦难的直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深刻体验和坚持艺术表达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早秋时节特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透露出了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登骊山有感

骊山矗霄汉,缭绕白云生。

露径绿苔老,秋林红叶明。

凭高肆遐瞩,山水互回萦。

终南亘太华,浐灞通渭泾。

三川何逶迤,千里犹掌平。

秦中百万家,俯视犹列星。

缅维天宝中,兹山擅佳名。

复道岁游幸,栖阁高峥嵘。

秋风起朝元,温泉出华清。

如何乐未终,胡尘集咸京。

一从西幸蜀,无复来霓旌。

繁华竟何在,但见山青青。

宴安古所戒,后世在当惩。

我来重登览,触景感废兴。

临文动悲诧,不尽千古情。

(0)

娥眉山

巍然山势号娥眉,胜概天生景物奇。

花木芳菲三月节,烟霞缭绕九秋时。

前山寺毁无佳趣,落日岩空有断碑。

几度凭高成独眺,长歌一曲起遐思。

(0)

龟峰秋色

城下长江城上峰,水光倒浸玉芙蓉。

登临可著低低屐,涉览宜撑短短筇。

且把金樽邀夜月,莫辞乌帽落西风。

星河不隔飞云顶,早晚凭高到九重。

(0)

别履祥兼柬曾主事刘给事三首·其三

户部端严秉至公,黄门言论气如虹。

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

君行捧刺通名处,为报沧洲属老翁。

(0)

寒食遇雪

三月边城雪未乾,琼瑶飞舞海天宽。

榆烟寂寂千家晓,柳絮纷纷万里寒。

歌管声中银作屋,鞦韆影里玉为竿。

半生踪迹遍南北,知是明年何处看。

(0)

无题二律·其二

日日高楼望远归,泪痕和雨湿罗衣。

香消宝鸭烟光澹,尘暗菱花月色微。

京国梦回云树杳,江湖愁极雁书稀。

黄鹂殊不知人意,时向窗前作对飞。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