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才十日,煖色渐融冰。
春市多张酒,宵城半打灯。
礼从先进野,学去古人矜。
分不知时务,痴聋似许丞。
东风才十日,煖色渐融冰。
春市多张酒,宵城半打灯。
礼从先进野,学去古人矜。
分不知时务,痴聋似许丞。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城市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东风才十日,煖色渐融冰”以春风初至,冰雪开始融化为背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来临。接下来,“春市多张酒,宵城半打灯”则描绘了春天里集市热闹、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展现出生活的繁华与欢乐。
“礼从先进野,学去古人矜”两句,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与人们对传统的态度。一方面,人们追求的是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社会风气,不再拘泥于旧有的礼节束缚;另一方面,学习的风气也更加普及,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古代权威的崇拜,而是更注重实际的学习与进步。
最后,“分不知时务,痴聋似许丞”表达了对某些人不识时务、固守陈规的讽刺。这里的“许丞”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暗示其行为或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明代社会在新旧交替中的风貌,以及人们对生活、学习和传统态度的转变。
门前雪垂垂,室中理朱丝。
手按十三徽,心飞天一涯。
故人渺何许,万里惊鸿飞。
试凭朱丝语,一声声亦悲。
一弹雪欲落,再弹雪正作。
只在此山中,故人今忧乐。
我欲弹文王,岐山云渺茫。
我欲鼓曾子,无田可耘耔。
道远望不及,千山复万水。
思君复思君,正恐须髯皤。
后夔若不来,奈此宫商何。
春风早晚起,百鸟喧庭柯。
时携一尊酒,为君奏云和。
山窗三见桐著花,先生三载兹为家。
老树不知寿几许,穷村偃蹇无精华。
刳心竟作蚁乡里,抱花频有蜂干死。
先生得毋类二虫,眼前生趣还馀几?
桐阴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
压檐一枝早开谢,花朵历落庭阶中。
疏帘一幅潇湘雨,老莺作歌雏燕舞。
朝晖散影何娟娟,山窗寂然人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