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声彻大明宫,顾肯驰驱与俗同。
但得琴书娱白日,何须鞭帽犯朝风。
未容倦客寻源去,应谓斯人底死穷。
它日云林陪杖屦,款承愿辈嗫嚅翁。
先生声彻大明宫,顾肯驰驱与俗同。
但得琴书娱白日,何须鞭帽犯朝风。
未容倦客寻源去,应谓斯人底死穷。
它日云林陪杖屦,款承愿辈嗫嚅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赠给一位名叫李先生的学士的作品。诗中赞扬了李先生超凡脱俗的品格和对知识的追求。首句“先生声彻大明宫”暗示李先生的学问深厚,连皇宫都能感受到他的影响力。第二句“顾肯驰驱与俗同”表达了诗人对他不随流俗,保持高洁情操的敬佩。接着,“但得琴书娱白日”描绘出李先生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以琴书为伴,享受清闲时光。
“何须鞭帽犯朝风”进一步赞美他不追求官场浮名,宁愿在书斋中度过岁月。后两句“未容倦客寻源去,应谓斯人底死穷”暗含对李先生深邃学问的肯定,认为他已穷尽世间智慧,无需再寻求更多。最后,诗人想象未来能与李先生一同漫步山林,共享宁静,表达了对老友的期待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和钦佩。
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断鸿去早。
问湘潭?记,白蘋愁老。玉笥云封,未许青枫梦到。
夜窗皎。剩剪烛旧题,悽满吟抱。何事清会少。
几入社攒眉,赏花簪帽。俊游尽扫。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故态销磨,宛识苏门曼啸。
渺芳草。认年年、鹤归华表。
水痕月色。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
长使东风泪洒,添酸涩南枝吟笔。
但照彻独夜青灯,香影扑凉席。南国。路寂寂。
便种了墓门,堕叶黄积。照颜对泣。
遗墨堂前悄相忆。
惊断天寥午梦,人去住罗浮空碧。
试问讯凭翠羽,几声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