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毫端分寸千万里,人心之险亦如此。
老僧阅世如阅画,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飞动六月秋。
乃知瞿塘在平陆,安得竹叶吹成舟。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毫端分寸千万里,人心之险亦如此。
老僧阅世如阅画,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飞动六月秋。
乃知瞿塘在平陆,安得竹叶吹成舟。
这首诗描绘了山风轻拂,云雾静止,万顷江水如同素壁的画面,展现出宁静而壮阔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三峡夜晚的波涛汹涌比作星河摇动,白日的江面则如雷霆翻滚,形象生动。他赞叹画家的神妙技艺,仿佛能将江海纳入笔下,华阳山入砚,波涛翻腾,连灵鳌也为之转动。
诗人进一步借景生发,指出人心之深邃复杂犹如江海,老僧观画时仿佛领悟到世间玄妙的道理。诗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即使在六月酷暑中,也能感受到画中的寒光飞动,暗示瞿塘峡的壮丽并非仅限于水势,更寓含哲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乘竹叶舟畅游的愿望,寓意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画的动态美,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哲思,展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艺术审美。
畸人虽无心,戏具未遽掷。
盖头茅一把,取足宁吾魄。
去江不十步,矮屋久欹侧。
我来掖使正,意外忽有获。
取山置南窗,决天入东壁。
白鸥果下来,欲与我争席。
拊槛一长啸,顿失向来窄。
是时蟾将圆,百里漾皓色。
中宵风何怒,惊浪拂檐白。
暄凉理相召,此变固已剧。
超然独燕处,熟视忘雨默。
玩物未可非,丧志乃一适。
上清真人佩瑶环,远游荆楚何当还。
月波流空寒似雪,云气拔地高于山。
去年乘风上京国,稽首灵君好颜色。
蓬莱坊里烟雾深,昔种蟠桃亲手摘。
忽思旧隐玉隆宫,怪物镇在深潭中。
浪涛无声江汉静,两剑嘘气如长龙。
尔来复作西南去,织女回车引归路。
解缨秋濯洞庭湖,采药晨餐石钟乳。
翩翩飞驷金盘陀,芙蓉玉冠高嵯峨。
醉中长谣送君发,一夜北风吹女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