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扫花游.吊徐仲可词丈》
《扫花游.吊徐仲可词丈》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断鸿去早。

问湘潭?记,白蘋愁老。玉笥云封,未许青枫梦到。

夜窗皎。剩剪烛旧题,悽满吟抱。何事清会少。

几入社攒眉,赏花簪帽。俊游尽扫。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故态销磨,宛识苏门曼啸。

渺芳草。认年年、鹤归华表。

(0)
鉴赏

这首诗以秋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徐仲可的怀念之情。"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通过冷峻的秋山和茂密的薜萝,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寻找旧友情谊的艰难与执着。

"断鸿去早",借鸿雁南飞的形象,寓言友人离世之早,增添了哀伤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徐仲可在湘潭的相聚,感叹岁月如白蘋般易逝,青春不再。“玉笥云封”,暗指友人的仙逝,青枫梦也难以再续,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思念。

夜晚,诗人独自面对窗前,只有旧时题诗的烛光陪伴,凄凉满怀。接下来,诗人惋惜清闲聚会的时光稀少,曾经的社集欢聚已成往事,只能在想象中追忆那些赏花簪帽的欢乐时光。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暗示友人已远离尘世,但诗人仍期待能在那里与他重逢。然而,“故态销磨”,一切都已改变,只剩下对苏门曼啸(可能指隐居生活)的追忆,以及对鹤归华表(仙逝的象征)的期盼。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每年的芳草依旧,却不见友人归来,寄托了对友人永恒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谊的深深悼念和无尽的追思。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长乐閒赋·其二

二百馀人领此州,去思谁更有碑楼。

浮名浮利果何在,潮去潮来空自流。

照万事时惟是道,赏三山处最宜秋。

使君籍上寻同姓,只许旌旄独自游。

(0)

谢人示诗集

骚雅先生得古风,恨无吟侣忽相逢。

欲陪大巧搜春景,已贾长毫插笔锋。

花下比声歌帝力,醉中联句颂花容。

斐然小子多诗癖,时遣青衣寄一封。

(0)

赠致政葛侍郎

金带慵腰便退居,高閒吟思满江湖。

一头黄发真元老,两郡朱幡更大夫。

世事荣枯閒似梦,道经舒卷静如愚。

延平遗爱今犹在,一片棠阴入画图。

(0)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

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

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

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

(0)

泛湖

放船初向白公楼,渺渺天光簇簇洲。

绿竹岸深疑士隐,紫烟波远恐仙游。

宾朋欲散且看月,风俗虽忙犹买舟。

最好四山环绕处,一家中占五湖秋。

(0)

送都钤郭太尉

将帅门庭喜见人,只看行止早堪亲。

军人事业离群久,帐下谋猷触类新。

东土别怀应有恨,西都归思已无尘。

故园未许閒游日,丹凤重飞不到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