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断鸿去早。
问湘潭?记,白蘋愁老。玉笥云封,未许青枫梦到。
夜窗皎。剩剪烛旧题,悽满吟抱。何事清会少。
几入社攒眉,赏花簪帽。俊游尽扫。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故态销磨,宛识苏门曼啸。
渺芳草。认年年、鹤归华表。
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断鸿去早。
问湘潭?记,白蘋愁老。玉笥云封,未许青枫梦到。
夜窗皎。剩剪烛旧题,悽满吟抱。何事清会少。
几入社攒眉,赏花簪帽。俊游尽扫。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故态销磨,宛识苏门曼啸。
渺芳草。认年年、鹤归华表。
这首诗以秋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徐仲可的怀念之情。"秋山冷眼,又倦旅重寻,薜萝深窈",通过冷峻的秋山和茂密的薜萝,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寻找旧友情谊的艰难与执着。
"断鸿去早",借鸿雁南飞的形象,寓言友人离世之早,增添了哀伤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徐仲可在湘潭的相聚,感叹岁月如白蘋般易逝,青春不再。“玉笥云封”,暗指友人的仙逝,青枫梦也难以再续,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思念。
夜晚,诗人独自面对窗前,只有旧时题诗的烛光陪伴,凄凉满怀。接下来,诗人惋惜清闲聚会的时光稀少,曾经的社集欢聚已成往事,只能在想象中追忆那些赏花簪帽的欢乐时光。
“甚仙源棹稳,碧桃开了”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暗示友人已远离尘世,但诗人仍期待能在那里与他重逢。然而,“故态销磨”,一切都已改变,只剩下对苏门曼啸(可能指隐居生活)的追忆,以及对鹤归华表(仙逝的象征)的期盼。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每年的芳草依旧,却不见友人归来,寄托了对友人永恒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谊的深深悼念和无尽的追思。
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
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
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
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