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痕月色。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
长使东风泪洒,添酸涩南枝吟笔。
但照彻独夜青灯,香影扑凉席。南国。路寂寂。
便种了墓门,堕叶黄积。照颜对泣。
遗墨堂前悄相忆。
惊断天寥午梦,人去住罗浮空碧。
试问讯凭翠羽,几声唤得。
水痕月色。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
长使东风泪洒,添酸涩南枝吟笔。
但照彻独夜青灯,香影扑凉席。南国。路寂寂。
便种了墓门,堕叶黄积。照颜对泣。
遗墨堂前悄相忆。
惊断天寥午梦,人去住罗浮空碧。
试问讯凭翠羽,几声唤得。
这首诗以"水痕月色"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冷的氛围,仿佛是冬夜寒潭与朦胧月光交融的画面。"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笛声穿透冷烟,带来一丝愁绪,暗示着时光流转与季节更替。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画中仙子,笛声如其声声鸣叫,却难以捕捉,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之美的赞叹和无法亲近的遗憾。"长使东风泪洒,添酸涩南枝吟笔"则借东风之泪,抒发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感伤,以及自己在南枝上挥毫泼墨时的哀愁。
"但照彻独夜青灯,香影扑凉席"描绘了深夜独坐,青灯照耀下,只有梅花的香气陪伴,凉席上落满花瓣的孤寂场景。接下来,诗人转向对故人的怀念:"南国。路寂寂。"想象南国之路寂静无声,仿佛通往墓地,落叶堆积,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照颜对泣。遗墨堂前悄相忆"写故人已逝,只能对着遗墨默默追忆,这份深情在午梦中被惊醒,眼前只剩罗浮山的碧空,空荡而寂寥。最后,诗人通过"试问讯凭翠羽,几声唤得"表达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借助翠鸟的叫声传达问候,却只能徒然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月色、笛声、梅花、故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