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陆上慎移居东郊二首·其二》
《浣溪沙.陆上慎移居东郊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水驿家家看打鱼,晴檐日日唤提壶。

知君高卧一愁无。

乍可小词填幼妇,不妨新论著潜夫。

明年花下引鹓雏。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水驿家家看打鱼”,以“水驿”点明地点,暗示这是一个临水而建的村落,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渔民在河中捕鱼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渔舟唱晚的宁静美。

接着,“晴檐日日唤提壶”,描述的是晴朗天气里,人们在屋檐下忙碌或闲聊的场景,提壶声声,既展现了日常生活的节奏感,也透露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这两句通过“打鱼”与“提壶”的日常生活细节,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乡村图景。

“知君高卧一愁无”一句,转而表达对朋友的关怀与理解。这里的“高卧”用典,暗指朋友隐居或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这句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的关心,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后两句“乍可小词填幼妇,不妨新论著潜夫”,则进一步展现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这里使用了“小词”和“新论”两个概念,前者可能指的是较为轻松、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后者则可能是探讨新思想、新观点的学术著作。诗人愿意为年轻女性填词,也乐于撰写反映新思想的著作,体现了他对文学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追求。

最后,“明年花下引鹓雏”一句,以“鹓雏”比喻年轻一代,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对年轻一代成长的期待和祝愿。这一句不仅富有诗意,也寓意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表达了对友情、文学创作以及未来希望的深切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杂句·其三

余有一大衣,非是世间绢。

众色染不著,晶晶如素练。

裁时不用刀,缝时不用线。

常持不离身,有人自不见。

三千世间遮寒暑,无情有情悉覆遍。

如来持得此大衣,披了直入空王殿。

(0)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0)

济源寒食·其四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0)

宫词百首·其四十七

地衣初展瑞霞融,绣帽金铃舞舜风。

吹竹弹丝珠殿响,坠仙双降五云中。

(0)

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

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

莲掌月高圭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0)

寄韩司兵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

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