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百首·其四十七》
《宫词百首·其四十七》全文
唐 / 和凝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地衣初展瑞霞融,绣帽金铃舞舜风。

吹竹弹丝珠殿响,坠仙双降五云中。

(0)
翻译
地衣上初现吉祥的彩霞,犹如融化的美丽画卷。
身着绣帽挂金铃的舞者,在舜风中轻盈起舞。
注释
地衣:指生长在石头、树干等上的小型植物,象征吉祥。
瑞霞:吉祥的彩霞,预示好运降临。
融:融化,这里形容霞光温暖而明亮。
绣帽:精致的帽子,可能指舞者的服饰。
金铃:金色的铃铛,可能是舞者装饰品。
舞舜风:在舜帝时代的和风中舞蹈,可能象征和谐美好的氛围。
吹竹:演奏竹笛,可能指音乐表演。
弹丝:弹奏弦乐器,如琵琶或筝。
珠殿响:形容声音如同珠子滚落般清脆,可能指乐器声在宫殿中回荡。
坠仙:下凡的仙人,可能指神话中的仙女。
双降:两位仙人同时降临。
五云中:在五彩祥云之中,象征神仙的出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当时宫中女性的雅致与活泼。"地衣初展瑞霞融"一句,"地衣"指的是一种生长在地面上的苔藓,诗人用它来形容春天草木初生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宫中的女子们像这初生的草木一样鲜嫩可爱。"绣帽金铃舞舜风"则描写了这些女子戴着装饰有金属挂件的精美帽子,在舞蹈中展现出古代圣君尧舜时期的优雅气质。

接下来的"吹竹弹丝珠殿响",诗人通过乐器的声音传达出宫廷音乐的悠扬和华丽。"坠仙双降五云中"则是对这场面的一种浪漫化处理,像是仙女从云端飘落一样,这些宫中的女子在舞蹈和音乐中仿佛超越了凡尘,达到了与神仙相通的地步。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和凝
朝代:唐   字:成绩   籍贯: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生辰:898-955年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猜你喜欢

曲水寺枳实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0)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0)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其一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0)

龙门留别道友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

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

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裴徊偏起旧枝恋,半夜独吟孤烛残。

(0)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0)

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苍梧万里路,空见白云来。

远国知何在,怜君去未回。

桂林无叶落,梅岭自花开。

陆贾千年后,谁看朝汉台。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