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
莲掌月高圭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
莲掌月高圭币列,金天雨露鬼神陪。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墀所作,名为《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于秋天的祭祀之作,充满了浓厚的古典色彩和崇敬之情。
“秋祠灵岳奉尊罍”一句,以“秋祠”开篇,设定了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氛围。这里的“灵岳”指的是具有灵气的名山,而“奉尊罍”则表明祭祀时所用的器物是庄重和尊贵的。
紧接着,“风过深林古柏开”一句,通过描绘秋风吹过深邃森林古老柏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的坚韧。这里的“古柏”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实,也寓意着长寿和不朽。
“莲掌月高圭币列”一句中,“莲掌”指的是祭祀时手持的香炉或其他礼器,其形状如同荷花;“月高”则描绘出一个夜深人静的场景;“圭币列”则是对祭品的一种描述,表明了祭祀的庄重和隆重。
“金天雨露鬼神陪”一句,以“金天”指代皇帝或上天,显示了诗人对于最高权威的尊崇;“雨露”象征着自然恩泽的普降;而“鬼神陪”则表明在这场祭祀中,不仅有现世的人参与,还包括了各种神灵和鬼魂。
“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一句,通过写祭祀中的三次奉献(即“三献”),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完整;而“祈寿千年别上杯”则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在结束时举杯以示敬意。
最后,“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一句中,“岂是琐才能祀事”表明这场祭祀并非简单之事,而是一件重大而隆重的事情;“洪农太守主张来”则提及了组织和主持这一切的重要人物——洪农太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山岳、神灵以及生命长久的崇拜与敬畏,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官员在宗教礼仪中的重要角色。
蠢蠢氓蛮,跨谷负山。山高谷深,大遂厥顽。
为妖为残。残兹西土,百斯民艰。
民艰孔棘,氓毒孔威。民之室家,不保狐绥。
民之宅里,荡覆流离。我民流离,蛮谓得逞。
大作不靖,剽攘驰骋。我民摇摇,不保首领。
天子曰嗟,民之病矣,蛮之竞矣。
谁其绥之,俾之定矣。谁与元老,授之柄矣。
元老授命,拜手稽首。赫将天威,誓歼群丑。
誓师桂林,椎牛酾酒。虎贲洸洸,虎旗扬扬。
阖围四塞,震天四方。跨山爬溪,以诛以攘。
以诛以攘,先其渠魁。纵其胁从,宥之归来。
贼巢为灰,贼血贼膏,污之草莱。
民贼斯除,民生斯宁。集有师功,奏功朝廷。
勒之鼎彝,永纪厥成。天子有命,纪正纪勋。
维此元老,克平大憝。
胙之爵秩,匪止其身,及其子孙。
《征西诗》【明·霍韬】蠢蠢氓蛮,跨谷负山。山高谷深,大遂厥顽。为妖为残。残兹西土,百斯民艰。民艰孔棘,氓毒孔威。民之室家,不保狐绥。民之宅里,荡覆流离。我民流离,蛮谓得逞。大作不靖,剽攘驰骋。我民摇摇,不保首领。天子曰嗟,民之病矣,蛮之竞矣。谁其绥之,俾之定矣。谁与元老,授之柄矣。元老授命,拜手稽首。赫将天威,誓歼群丑。誓师桂林,椎牛酾酒。虎贲洸洸,虎旗扬扬。阖围四塞,震天四方。跨山爬溪,以诛以攘。以诛以攘,先其渠魁。纵其胁从,宥之归来。贼巢为灰,贼血贼膏,污之草莱。民贼斯除,民生斯宁。集有师功,奏功朝廷。勒之鼎彝,永纪厥成。天子有命,纪正纪勋。维此元老,克平大憝。胙之爵秩,匪止其身,及其子孙。
https://shici.929r.com/shici/NzSP4V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