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磴山腰豁,流霞洞口平。
阙疑屯紫气,馆忆坐朱明。
草色金光绽,桃脂玉乳莹。
为探轻举候,少俟大还成。
巨磴山腰豁,流霞洞口平。
阙疑屯紫气,馆忆坐朱明。
草色金光绽,桃脂玉乳莹。
为探轻举候,少俟大还成。
此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山中仙境景象。首句“巨磴山腰豁”,以“巨磴”形容山石之巨大,以“豁”字描绘出山腰豁然开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氛围。接着,“流霞洞口平”,将洞口比作流霞,形象地描绘了洞口的美丽与神秘。
“阙疑屯紫气,馆忆坐朱明。”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紫气”和“朱明”分别代表神秘与光明,表达了对紫霞洞的向往与敬仰之情。“草色金光绽,桃脂玉乳莹。”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色在金色阳光下绽放的美丽,以及桃脂如玉般晶莹剔透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与和谐。
最后,“为探轻举候,少俟大还成。”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修炼成仙的期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家世本吴趋,明代徙东楚。
服勤传素业,展转力田亩。
逮余薄劣资,怀笔干斗釜。
鴳翼希鹏图,抢榆唯自苦。
眇哉竹帛心,仰负三圣主。
解龟返田园,荒凉旧茅宇。
羸躯倦城邑,衰志慕林薮。
伐木理摧栋,荷杵筑环堵。
苟完栖故书,所重守先墓。
岩崿倏生姿,卉木咸就序。
流云畅疏襟,清风待挥麈。
但恐尼父讥,垂老学农圃。
振衣嵂?,洗长空、初过一天新雨。
万壑千峰,争耸秀、犹有微云吞吐。
扑地闾阎,横江城郭,总是閒尘土。
寺前松桧,让渠曾见今古。
漫说衡岳巡游,郁林开拓身,后还谁主。
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
水底灵均,江边刺史蔓,草埋荒宇。
举觞浮白,竟须烂醉休语。
湘西石洞涵杳冥,湿云倒结莲花青。
山童采斲送官舍,风雨黑夜号山灵。
蛰龙惊雷耸头角,怒豸蹲岩犹扑朔。
峥嵘石柱高几许,眼底分明瞻华岳。
簿书堆案烟霞愁,尘颜龌龊真可羞。
碧山学士负仙骨,此物正合供幽求。
绿蒲朱草映涟漪,净几疏帘日咏诗。
不誇醒酒千金价,独玩通灵五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