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拔茅山夜》
《拔茅山夜》全文
清 / 胡宗绪   形式: 古风

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

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

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

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

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

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

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

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山中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开篇“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清晨的寒冷景象,霜白的草地显示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暗示着自然界的顽强与生命力。

接着,“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描绘了夜晚森林的宁静,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活力。这里通过声音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机。

“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则转向对居住环境的描述,月光透过狭窄的缝隙洒下微弱的光芒,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这种光线的描写,既表现了夜晚的静寂,也暗示了居住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虽然没有达到醉酒的状态,但身心的疲惫却得到了缓解,可以安然入睡。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

“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反省,他试图摆脱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同时也在细思未来的计划与梦想。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深度。

“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描绘了风吹过独树时的声音,以及周围环境的杂音,这些声音汇聚成一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关注。

最后,“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通过想象中的山鬼召唤与熄灭的油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孤寂感。而“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则表达了诗人深夜独自思考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作者介绍

胡宗绪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菩萨蛮·西风水上摇征梦

西风水上摇征梦,舟轻不碍孤帆重。
江阔树冥冥,荒鸡叫雾醒。
舟穿妆阁底,楼上佳人起。
蓦入欲通辞,数声柔舻枝。

(0)

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
日日沧浪亭畔路。
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
待把尘劳截愁住。
灯影幢幢天欲曙。
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0)

菩萨蛮·回廊小立秋将半

回廊小立秋将半,婆娑树影当阶乱。
高树是东家,月华笼露华。
碧阑干十二,都作回肠字。
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知。

(0)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
醉后不堪仍吊古。
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
算是人生赢得处。
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

(0)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

列炬归来酒未醒,六街人静马蹄轻。
月中薄雾漫漫白,桥外渔灯点点青。
从醉里,忆平生。
可怜心事太峥嵘。
更堪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万项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
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0)

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

阁道风飘五丈旗,层楼突兀与云齐。
空余明月连钱列,不照红葩倒井披。
频摸索,且攀跻。
千门万户是耶非。
人间总是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