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照秋风一面晴,白鸥群杂浪花明。
云连匡阜常无顶,江到浔阳暂有声。
帆席好风归范蠡,烟波新月属袁宏。
到家自有清溪钓,不羡沧浪唱濯缨。
落照秋风一面晴,白鸥群杂浪花明。
云连匡阜常无顶,江到浔阳暂有声。
帆席好风归范蠡,烟波新月属袁宏。
到家自有清溪钓,不羡沧浪唱濯缨。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落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落照秋风一面晴”,以夕阳余晖与秋风相映,渲染出一种明亮而清爽的氛围。接着,“白鸥群杂浪花明”写白鸥在清澈的浪花中飞翔,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颔联“云连匡阜常无顶,江到浔阳暂有声”则转向远方的景色,匡阜山云雾缭绕,仿佛没有尽头,而江水在浔阳处才显现出流水声,展现出空间的辽阔和变化。
颈联“帆席好风归范蠡,烟波新月属袁宏”借用了历史典故,范蠡乘船顺风而归,袁宏则在烟波新月下独享宁静,寓言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到家自有清溪钓,不羡沧浪唱濯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即使没有外界的赞誉,也能在自家清溪边悠然垂钓,享受那份内心的清净,不羡慕外界的繁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意境。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游子惜春暮,策杖出蒿莱。
正直康庄晚,群公谒帝回。
履度南宫至,车从北阙来。
珂影傍明月,笳声动落梅。
迎风采旄转,照日绶花开。
红尘掩鹤盖,翠柳拂龙媒。
绮云临舞阁,丹霞薄吹台。
轻肥宁所羡,未若反山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