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阴岑院,游丝旷荡春。
蘅皋谁驻马,罗袜自生尘。
四姓良家子,三年赋客邻。
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
倭堕云争媚,便娟月斗新。
灭瘢难辨玉,约指不胜银。
电笑投壶胜,江澄捣练匀。
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
宝唾凝兰气,鸣黄咽绛唇。
笼禽思陇树,洞犬谢秦人。
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长安足轻薄,慎勿走琼轮。
垂柳阴岑院,游丝旷荡春。
蘅皋谁驻马,罗袜自生尘。
四姓良家子,三年赋客邻。
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
倭堕云争媚,便娟月斗新。
灭瘢难辨玉,约指不胜银。
电笑投壶胜,江澄捣练匀。
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
宝唾凝兰气,鸣黄咽绛唇。
笼禽思陇树,洞犬谢秦人。
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长安足轻薄,慎勿走琼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名为《前槛十二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园之乐的诗作。
首先,“垂柳阴岑院,游丝旷荡春”两句通过对柳树下垂的阴影和柳絮飞舞的情景,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里的“岑”字用得非常好,形容院中柳树之多,给人以深邃繁密之感。
接着,“蘅皋谁驻马,罗袜自生尘”两句则描写了游人停驻的情景。蘅皋即是草丛,意指有人在草丛中停下马匹,而“罗袜自生尘”则形容人行于园中,由于春日风轻,足踏花间自然而然地带起了细微的尘土。
第三句“四姓良家子,三年赋客邻”表明诗人所居之处是一个多姓氏族聚集的地方,并且诗人自己是三年前来此定居的客人。这里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周遭环境的一种融入感。
以下几句“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则写出了诗人与邻里之间亲切交谈的情景,折腰指的是弯腰行走的态度,表明交流之中的人情味道。而“电笑投壶胜,江澄捣练匀”两句,则是对游园时酒宴欢乐场面的描绘,其中“电笑”形容笑声轻快如同闪电般,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宝唾凝兰气,鸣黄咽绛唇”则通过对鹤和牛的描写,以及对花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最后,“笼禽思陇树,洞犬谢秦人。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长安足轻薄,慎勿走琼轮”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提醒。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游乐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好、人情温暖的深切感受。
好事争如不遇。可惜许、多情相误。
月下风前,偷期窃会,共把衷肠分付。尤云殢雨。
正缱绻、朝朝暮暮。无奈别离情绪。
和酒病、双眉长聚。
往事凄凉,佳音迢递,似此因缘谁做。洞云深处。
暗回首、落花飞絮。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
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
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
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汩汩主和宾。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
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轮奂巧。
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
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
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
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
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
便整顿乾坤,经营万宇,栋国要元老。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馀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