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
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
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
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
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
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
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洞——丹霞洞,位于山西十数里之遥。"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形象地描述了洞穴的壮丽景观,它直接通向云霄,中间宽阔如同古代盛放酒肉的器具。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隐喻着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于纯净美好的向往。这里的“红尘”指的是凡尘俗世,而“明月”则象征着清净和灵性。"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风雨气势的描述,以及草木精神的表现,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秘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灵物”指的是那些难以捉摸的神秘存在,而“仙官”则是那些居住在仙境中的超自然生物。
最后,"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烦恼的厌倦和悲哀之情。"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则是诗人对未来某个时刻能与自然界中自由飞翔的鹤共鸣的憧憬。这不仅是一种对于自然的向往,也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