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扶桑若个边,春风万里上归船。
神龙馈供云迷海,仙女吹花月在天。
密意西来端有得,新诗东去岂无传。
若逢石室烦通问,岁晚南湖学种莲。
回首扶桑若个边,春风万里上归船。
神龙馈供云迷海,仙女吹花月在天。
密意西来端有得,新诗东去岂无传。
若逢石室烦通问,岁晚南湖学种莲。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首联“回首扶桑若个边,春风万里上归船”描绘了送行者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乘坐的船只远去,春风万里仿佛也带着离愁别绪,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颔联“神龙馈供云迷海,仙女吹花月在天”运用神话般的想象,将友人的归途描绘成一幅神秘而又美丽的画卷,神龙和仙女的出现增添了浪漫色彩,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颈联“密意西来端有得,新诗东去岂无传”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肯定,以及对方即将创作的新诗作品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尾联“若逢石室烦通问,岁晚南湖学种莲”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平安归来,并且在石室和尚那里传达问候,同时预祝友人在晚年时能像南湖的莲花一样,生活宁静美好,充满智慧与祥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樽前花下长相见,明日忽为千里人。
君过午桥回首望,洛城犹自有残春。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涧松高百寻,四时寒森森。
临风有清韵,向日无曲阴。
如何时俗人,但赏桃李林。
岂不知坚贞,芳馨诱其心。
能生学为文,气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节二十年,无人振陆沈。
今我尚贫贱,徒为尔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