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辞》
《登高辞》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古风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

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

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

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

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

(0)
鉴赏

这首诗《登高辞》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描绘九月九日登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既是对传统习俗的发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接着,“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描绘了秋日登高时的自然美景,菊花与茱萸竞相开放,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和美好。

“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则展现了人们在节日里欢聚一堂、畅饮赏景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此,而是转向对个人情感的反思:“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他意识到自己与他人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内心深处仍难以平静,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的深思。

接下来,“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表达了诗人对文字艺术的思考,认为过分追求文辞技巧可能成为束缚,如同儒学中的某些教条一样,限制了人的自由和创造力。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本质的深刻洞察。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表明诗人找到了逃避这种束缚的方法——通过远行和登高来寻求心灵的解放。然而,“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又揭示了即使逃避,内心的困扰仍然存在,甚至可能损害到真正的才华和智慧。

最后,“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强调了人才的稀缺和珍贵,如同美玉被忽视或破坏,比喻社会对真正人才的忽视和不公。而“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则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痛惜之情。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统治者能够消除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灾难,让真正的才能得以展现和发挥。

综上所述,《登高辞》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节日欢乐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江楼

麻源山压盱江水,江楼迥对江山起。

波平月满千里空,金斗栏干露如洗。

此时想见一尊开,杳杳征帆破浪来。

挥毫写尽江山景,何有飘零庾信哀。

自怜久作红尘客,梦断江南烟水白。

会歌黄鹄赋前溪,不作区区吟越舄。

(0)

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其二

收拾从来古锦囊,今知老将敌难当。

囊中尚有毛锥子,花底樽前作战场。

(0)

白狼去后桑田出,仙女升来洞府闲。

(0)

朱乔年尉公举男往贺·其二

瑞气霭南山,弧悬别墅间。

此时誇降岳,他日见探环。

席敞篱花艳,樽浮竹叶斑。

老夫歌既醉,拄杖月中还。

(0)

藜厅

神僧曾西征,目览江山异。

深林植杖藜,他日成州治。

(0)

未试即事杂书·其一

虚廊空白月,灯火闭重闱。

思苦诗难继,更长梦易归。

徒劳争墨榜,须信有朱衣。

万事前期定,升沉不尔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