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飘何向,因风不尽同。
幽凉起暮色,迷漫结秋空。
冷铺投鞍入,荒山觅路通。
隔溪烟缕缕,愁望是湘中。
一雨飘何向,因风不尽同。
幽凉起暮色,迷漫结秋空。
冷铺投鞍入,荒山觅路通。
隔溪烟缕缕,愁望是湘中。
这首诗描绘了微雨中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世界的一片幽凉与迷茫。
首句“一雨飘何向”,以问句形式开篇,描绘了雨的飘渺不定,引人遐想。接着,“因风不尽同”一句,将雨与风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暗示了雨在风的作用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难以捉摸。
“幽凉起暮色,迷漫结秋空。”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环境氛围。雨后的夜晚,空气变得格外清新而凉爽,暮色笼罩着大地,与弥漫的雨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其中,“幽凉”二字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凉爽,也暗含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
“冷铺投鞍入,荒山觅路通。”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通过“投鞍”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行人在雨后的荒山中艰难前行的情景。这里的“冷”字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
最后,“隔溪烟缕缕,愁望是湘中。”这两句以烟缕缕的溪水为背景,将视线引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愁望”二字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微妙流露,营造出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