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碧如油,荡漾轻风箭似流。
千树垂杨萦两岸,也难绊住木兰舟。
桃花潭水碧如油,荡漾轻风箭似流。
千树垂杨萦两岸,也难绊住木兰舟。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潭水的清澈与动态之美,以及岸边垂柳与木兰舟的和谐画面。诗人以“桃花潭水碧如油”开篇,将桃花潭的水色比作油脂般深邃而富有光泽,生动地展现了水体的清澈与丰富色彩。接着,“荡漾轻风箭似流”一句,通过轻风与水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波光粼粼、流动不息的景象,仿佛箭矢一般迅速而有力。
随后,“千树垂杨萦两岸”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将桃花潭的环境描绘得更加生动。千树之中的垂杨,不仅增添了景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最后一句“也难绊住木兰舟”,则在美景之中注入了一丝淡淡的遗憾或无奈,似乎在说即便是如此美丽的景色也无法阻止木兰舟的前行,引人思考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桃花潭水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
万户侯多归世胄,五车书独负家声。
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
外物悠悠无得丧,春郊终日待相迎。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釐。
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
恩泽易行穷苦后,功名常见急难时。
孺文此日风流在,直笔他年岂愧辞。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