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二》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髣髴风流转小车,洛中情味尚谁家。

江湖水满无飞雁,城郭春深有乱鸦。

且自山间更林下,从渠地角是天涯。

不因胜事那能此,一色红红白白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静谧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变换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首联“髣髴风流转小车,洛中情味尚谁家”,以“风流转小车”为引子,仿佛在述说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暗含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怀念。洛中情味,既指洛阳的风土人情,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然而这种情味已难以寻觅于他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孤独。

颔联“江湖水满无飞雁,城郭春深有乱鸦”,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幅春日湖光山色与城市喧嚣的景象。江湖水满,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却不见飞雁,可能是因为季节或环境的原因,给人一种空灵而略带寂寥的感觉。而城郭春深之处,却有乱鸦飞翔,虽是春深,却未见繁华,反而增添了几分荒凉与沉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颈联“且自山间更林下,从渠地角是天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山间的清幽还是林下的静谧,都是诗人内心的避风港,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从渠地角是天涯”一句,借用了地理上的概念,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相连,强调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尾联“不因胜事那能此,一色红红白白花”,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创作动机与情感寄托。胜事,即美好的事物或情境,诗人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富有意境的诗句,是因为内心被美好所触动。红红白白的花朵,不仅色彩鲜艳,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郫县春日吟·其十

旧谷才登幼妇场,新蚕复出小姑忙。

书生却弄閒针线,枉学明河织女襄。

(0)

寿王通判五首·其三

留槎阁外记前回,龟伴高斋今再来。

试问剑州馀父老,棠阴勿剪又栽培。

(0)

和陶停云·其四

吁嗟人世,如彼南柯。正宜闲处,养此太和。

纵使得意,位高金多。老不知止,宁逃谴呵。

(0)

和陶停云·其三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葛巾藜杖,彷佛如生。

(0)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0)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九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