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吴芾的《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闲适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在赤城之下,而“岂欲”表达了一种疑问或惊叹之情,似乎是在询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赤松。这里的“赤松”可能指的是神话中长寿不老的仙树,也可能是对远方山林的一种向往。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满足和期待。“我家幸不远”意味着诗人的家并不遥远,这里可能指的是心灵的归宿或是现实中的居所。“杖履会相从”则描绘了一种岁月静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杖履"指的是老年人出行时用的拐杖和鞋,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年龄和对归隐生活的期待,也暗示了他愿意跟随自然的节律,慢慢地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诗画。
平生屈盘在空谷,高韵清修疏节目。
上凌幽岩冠松顶,下入寒溪扪石足。
观君眉宇含风霜,岂肯展转蛾眉床=。
西斋一榻净如水,何如与我同卧起。
客子倦游思故乡,归心往来鸥鹭行。
梦中山川不识路,凭君推挽过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