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伏朱明溽暑湿,暑犹可当湿毒亟。
冰壶广厦不延凉,虽有絺绤汗流汁。
郁燠炎腻酷无比,茅屋怨咨固其理。
斡旋灰琯有权衡,此节过当立秋矣。
火伏朱明溽暑湿,暑犹可当湿毒亟。
冰壶广厦不延凉,虽有絺绤汗流汁。
郁燠炎腻酷无比,茅屋怨咨固其理。
斡旋灰琯有权衡,此节过当立秋矣。
这首诗描绘了大暑时节的炎热与湿气,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酷热与湿气交织的环境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火伏朱明溽暑湿”,以“火伏”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高温,而“朱明”则是指夏季,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夏日炽热的氛围。“暑犹可当湿毒亟”,进一步强调了湿气的困扰,湿气与高温并存,使人难以忍受。“冰壶广厦不延凉”,即便是在凉爽的环境中,也无法完全摆脱暑气的影响。“虽有絺绤汗流汁”,即使穿着轻薄衣物,汗水依然不断,表现了暑热之盛。“郁燠炎腻酷无比”,进一步形容暑热的难耐,让人感到痛苦不堪。“茅屋怨咨固其理”,在简陋的茅屋里,人们因炎热而抱怨,这是自然的反应。“斡旋灰琯有权衡”,通过天文的角度,暗示季节的更替,指出此时已接近立秋,暑热即将过去。“此节过当立秋矣”,点明了时间的推移,预示着暑热将逐渐消退。
整首诗通过对大暑时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凉爽季节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夏日的炎热与人们的感受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道林一身浑是德,别来遥知颔髭白。
尚记山房夜语时,睡笑诃讥尽秋色。
黄龙开二甘露门,灵源方等真弟昆。
道林真珠撒罗帐,昭默雾豹方埋文。
鹅王自应能择乳,飞黄颔得王良驭。
东风吹散岳山云,道人明日当归去。
故人若问老垂垂,为言肘骨露麻衣。
赤头已作齐眉雪,自提风帽海山归。
西山层翠长倚天,我来正及社燕前。
城中高阁时纵倚,妙语已复凌芳鲜。
方将结伴未有侣,而子乃敢犯众先。
会当披云乱峰顶,却下濯足寒涧边。
遥知笑语山答响,诗句时作何必编。
就岩折桂亦细事,海棠烂熳烧晴川。
归来仰屋念清境,夜未央兮犹不眠。
此诗未到已如见,戏为图画人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