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状若何,珠玉为容,冰雪为肠。
问对朕者谁,心知沤露,如卿有几,手淬风霜。
读损羲爻,搜奇禹简,探得灵威字数行。
低回处,叹无情山水,阅尽兴亡。悲歌慷慨苍凉。
正散发、行吟白日长。
尽家徒四壁,贫如司马,目空一世,狂甚袁羊。
奇服灵均,高冠子夏,杂佩缤纷菃若香。
身名事,付杯中醽醁,枕畔沧浪。
其状若何,珠玉为容,冰雪为肠。
问对朕者谁,心知沤露,如卿有几,手淬风霜。
读损羲爻,搜奇禹简,探得灵威字数行。
低回处,叹无情山水,阅尽兴亡。悲歌慷慨苍凉。
正散发、行吟白日长。
尽家徒四壁,贫如司马,目空一世,狂甚袁羊。
奇服灵均,高冠子夏,杂佩缤纷菃若香。
身名事,付杯中醽醁,枕畔沧浪。
此诗描绘了一位形象独特的朋友,以珠玉之容、冰雪之肠,比喻其高洁脱俗的气质。诗人通过“心知沤露,如卿有几”表达了对这位朋友深刻的理解与敬仰,意指其内心如同短暂的泡沫与露水,珍贵而易逝,却能洞察世间万象。接下来,“手淬风霜”则展现了朋友坚韧不拔的性格,仿佛在严寒与酷暑中磨砺而成。
“读损羲爻,搜奇禹简,探得灵威字数行”三句,运用了《周易》和《大禹谟》等古代典籍的典故,暗示朋友深谙古道,智慧超群。同时,通过“低回处,叹无情山水,阅尽兴亡”,诗人借自然界的无情与变迁,表达了对朋友经历世事沧桑、见证人间兴衰的感慨。
“悲歌慷慨苍凉”描绘了朋友的个性,既有豪迈的歌声,又有对世事的深切悲叹。接着,“正散发、行吟白日长”则进一步刻画了朋友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漫长的白昼里,也能自在地吟唱,不受世俗束缚。
“尽家徒四壁,贫如司马,目空一世,狂甚袁羊”四句,通过对比司马相如的贫困与袁羊的狂放,强调朋友虽物质上可能匮乏,但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对世间万物持有超然的态度。
最后,“奇服灵均,高冠子夏,杂佩缤纷菃若香”三句,以屈原(灵均)、孔子弟子子夏等历史人物的服饰与配饰,象征朋友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高雅的气质。而“身名事,付杯中醽醁,枕畔沧浪”则以饮酒与枕水为乐,表达了朋友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朋友独特性格与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智慧、自由与超脱的形象,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与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