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夜仍投宿,邮亭葺半新。
风帷如涨海,烟蜡似征尘。
白讶窗催晓,红疑炉变春。
归期尚淹晚,鞅绊可尤人。
莫夜仍投宿,邮亭葺半新。
风帷如涨海,烟蜡似征尘。
白讶窗催晓,红疑炉变春。
归期尚淹晚,鞅绊可尤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邮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首联“莫夜仍投宿,邮亭葺半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投宿在修缮了一半的邮亭中,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显荒凉的氛围。颔联“风帷如涨海,烟蜡似征尘”运用比喻手法,将随风摇曳的帘幕比作翻滚的大海,蜡烛的烟雾则仿佛是远行者的尘土,生动地描绘了夜晚邮亭内外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远方的思念。
颈联“白讶窗催晓,红疑炉变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惊讶于窗外的白光催促着天亮,似乎在提醒他旅程的漫长;而炉火的红色光芒则让他误以为春天已经来临,表达了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尾联“归期尚淹晚,鞅绊可尤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未定、旅途劳顿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人理解与同情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疲惫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
太华隔风尘,五年梦幽境。
传闻十丈莲,拟扣玉仙井。
雪花忽迷漫,苍巅堕昏暝。
蹇余世缘深,方外久自屏。
意是希夷君,俗驾疏造请。
行行风撼林,稍稍云度岭。
云间三峰面,隐约露芒颖。
初如滟滪堆,屹起势奔猛。
渐如倚天剑,万仞铁花冷。
烟霞半明灭,瞬息变光景。
乃知造化心,相哀亦相警。
归鞭晚匆匆,回首心耿耿。
浩歌夜深寒,孤月挂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