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
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
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
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
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
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
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
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
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
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
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水园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眸和超凡脱俗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高超造诣。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一句,设定了一幅以山为背景、以水为主题的画面。"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则通过对溪水和竹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两句,不仅展示了园林中水系的巧妙布局,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欣赏。"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则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对比,传达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趣。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一句,表明诗人不仅陶醉于眼前景色,更有远大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超然赞美,既有物质之美,也蕴含了时间之长和空间之广。
接下来的数句,如"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等,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出水边植物与动物的生机,这些景象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生命画卷。
最后几句"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是一篇极富表现力和意境美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