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城边油壁车,海棠开尽燕飞初。
愁深司马舟中泪,梦逐萧娘锦上书。
一水云阴桃叶渡,四桥春暗浣花居。
伤心南陌垂杨月,夜夜香尘满客裾。
野草城边油壁车,海棠开尽燕飞初。
愁深司马舟中泪,梦逐萧娘锦上书。
一水云阴桃叶渡,四桥春暗浣花居。
伤心南陌垂杨月,夜夜香尘满客裾。
这首明代诗人郑琰的《奇薛素》描绘了一幅春日城郊的动人画面。首句“野草城边油壁车”,以野草和油壁车的细节,勾勒出城郊的宁静与闲适,暗示着主人公的出行或等待。海棠花开尽,燕子新归,春意阑珊,为诗歌增添了生机。
第二句“愁深司马舟中泪”,借用了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太常”)的典故,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深沉愁苦,泪水在舟中流淌,寓意情感的压抑与无处宣泄。接下来,“梦逐萧娘锦上书”,通过梦境中的萧娘和锦书,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对远方女子的思念之情。
“一水云阴桃叶渡,四桥春暗浣花居”,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眼中所见的景致,水云交错的桃叶渡口,春色昏暗的浣花居,都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最后一句“伤心南陌垂杨月,夜夜香尘满客裾”,以南陌垂杨、月光和香尘的形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每晚都在思念中度过,衣襟上沾满了落花的香气,象征着无尽的相思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愁绪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昨岁兼今岁。算他乡、两人相聚,欢如兄弟。
一夕兰舟俄送别,锦缆何人能系。
嘱君去、此行须记。
莫倚故园琴瑟好,便天涯、轻把埙篪弃。
书亟趁,春潮寄。香奁讵惜千金费。
却途经、广陵市上,旧饶珠翠。
明镜盘龙天下少,可爱新磨似水。
归照见、玉容尤喜。
路过西泠逢越女,更买他、十幅缭绫腻。
合欢被,宜先制。
莫道囊羞涩。大有青钱能买醉。酒伴径相觅。
扣户讶先出,衔杯何处,闻在君家便阑入。
不怪臣无藉。翻令主人赏真率。
向余笑指,篱花密如织。
或白或黄色,好秋光苦难得。无意遭逢真怪特。
聚散原无定,亲疏各有缘。
料应难惜别,无那总情牵。
意逐辽东水,思萦蓟北烟。
随人千里外,伴我十年前。
挑绣资分线,梳妆倩整钿。
他时我还忆,此去汝堪怜。
衣履随行笥,平安好寄笺。
离怀飞鸟迹,心绪落花天。
旧主思休切,新知礼欲虔。
沈阳吾旧里,古迹待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