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0)
翻译
不愿延长王朝的灾难,从而有了禅让的朝代。
人们同声歌颂开始新的时代,对逝去的帝王共同怀念像尧一样的贤君。
如同雨露般广施恩泽,远近的人们乘船梯山来参加葬礼。
为何只有那弓弦的悲号如此深切,曾记得往昔也有过感人的招魂之曲。
注释
不改:不愿意改变。
延洪祚:延长王朝的灾难。
因成:因此促成。
揖让朝:实行禅让的朝代。
讴歌:歌颂。
同戴启:共同拥护新时代的开始。
遏密:停止音乐,这里指哀悼。
思尧:怀念像尧一样贤明的君主。
雨露:比喻恩惠。
施恩广:广泛施加恩泽。
梯航:指各种交通工具,比喻远道而来。
会葬遥:从远方赶来参加葬礼。
号弓:悲号的弓声,比喻哀痛。
那独切:为何特别深切。
曾感:曾经感动。
昔年招:往昔的招魂之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哀悼之情,表达了对已故君主的怀念和敬仰。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一句,通过“不改”二字,强调继承与稳定,展现了作者对于皇权传承的重视。同时,“揖让朝”则隐含着对逝者的敬意和对新君的期待。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这句中,“讴歌同戴启”表达了与先帝共享荣耀之情,"遏密共思尧"则通过“遏密”一词,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此句中,“雨露施恩广”象征着皇恩浩荡,而“梯航会葬遥”则描绘了一幅送君之墓,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一句通过“号弓那独切”,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尽的悲伤,而“曾感昔年招”则让人联想起往日君臣之间的情谊与记忆。

整首诗以其深沉、肃穆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逝去皇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皇权稳定和继承的关切。通过对先朝的怀念和新朝的祝愿,元稹展现了自己作为臣子的忠诚与责任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东台

东顶嵯峨不易攀,平看渤澥漫惊颜。

须知观海难为水,乃信登台始是山。

蜃市楼台缥缈外,蓬莱宫阙有无间。

奋飞欲塞双丸窟,莫遣居诸速往还。

(0)

西溪夜泛·其二

向夕芳樽傍水开,最怜知己共衔杯。

诗成警处难为和,饮到酣时不用催。

池上凉风交翠竹,亭前新月照高槐。

吾生此地应閒懒,漫讶明时有弃才。

(0)

赠苗功甫茂才

文雅风流尔擅长,更饶意兴独清狂。

时名藉甚蜚三晋,书法居然逼二王。

作客关山多寇盗,还家庐舍久荒凉。

犹能自恃舌无恙,过我溪亭日举觞。

(0)

题画·其一

日落溪水寒,林疏秋色老。

柴门闭白云,满树丹枫老。

(0)

野田黄雀行

朝来步野田,田中有黄雀。

翩翩飞且鸣,饮啄亦自若。

何期侠少年,遽尔加矰缴。

置之樊笼中,絷以黄金络。

微物有至性,安能事束缚。

悲鸣念故群,所志在林薄。

感此宗庙牺,叹彼华亭鹤。

何如辞网罗,高翔在寥廓。

(0)

云门杂咏·其一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

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

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与邵庵。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