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坐高斋初放晴,当门山色背南城。
花飞苔径日千点,蝇打低窗时一声。
病后客怀多寂寞,梦中人事最分明。
十千买酒醒还醉,醒学灵均醉步兵。
昼坐高斋初放晴,当门山色背南城。
花飞苔径日千点,蝇打低窗时一声。
病后客怀多寂寞,梦中人事最分明。
十千买酒醒还醉,醒学灵均醉步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坐高斋,享受初晴之景的情境。首联“昼坐高斋初放晴,当门山色背南城”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晴空万里,山色映照在屋前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颔联“花飞苔径日千点,蝇打低窗时一声”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花儿随风飘落,落在苔径上,阳光下仿佛点点金光;而苍蝇偶尔撞向低矮的窗户,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颈联“病后客怀多寂寞,梦中人事最分明”则转为情感层面的抒发,诗人因病后心境变得孤寂,而在梦中却能清晰地回忆起往昔的人事,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尾联“十千买酒醒还醉,醒学灵均醉步兵”则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超然,即使在清醒时也学着醉酒之人,或许是在借酒浇愁,或许是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乱眼才迷树,回头已湿沙。
萧萧打篷急,点点入船斜。
此夕初为客,何时却到家。
余樽曾卧否,唤取作生涯。
伯和来自西山西,西山爽气在睫眉。
胸中八索贮奇古,笔下九河走风雨。
君不见李家人物它家无,老蚌一产俱明珠。
郎罢致身巳碧落,众雏争先见头角。
伯珍魁名北斗傍,仲简揥脚鸳鹭行。
如何伯也袖雨手,却公外台作宾友。
荆溪病守鬓星星,一见乡人双眼明。
白云飞处忽心动,不堪折柳还相送。
我自为容仍送君。
梅边雪里正新春。
还家灯火更青简,给札兰台未渠晚。
渠是花中异姓王,平园小试染花方。
冰霜洗出春风面,翡翠轻棱叠雪裳。
夜领素娥酌青女,晓看国色带天香。
更将秋菊潭心水,滴作蘴茸月蕊黄。
同辞官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
前後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