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荚蓂馀落亦仍,紫垣清似玉壶冰。
几番来往三春度,半晌研覃诸虑澄。
敢以时和忘益凛,每先孟祭忆丕承。
漏声正永槐阴布,那为韶光婪尾凭。
一荚蓂馀落亦仍,紫垣清似玉壶冰。
几番来往三春度,半晌研覃诸虑澄。
敢以时和忘益凛,每先孟祭忆丕承。
漏声正永槐阴布,那为韶光婪尾凭。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三月廿九日斋居作》。诗中描绘了斋居生活的情景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荚蓂馀落亦仍,紫垣清似玉壶冰”以“蓂荚”(一种象征时间流逝的植物)起兴,暗喻时光的流转,同时以“紫垣”、“玉壶冰”描绘斋居环境的清静与高洁,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颔联“几番来往三春度,半晌研覃诸虑澄”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通过“几番来往”与“三春度”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往复;“半晌研覃诸虑澄”则表达了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内心逐渐澄清,思绪得以沉淀。
颈联“敢以时和忘益凛,每先孟祭忆丕承”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对先贤的追思。在“时和”与“凛”之间,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谨慎的双重态度,同时也借“孟祭”与“丕承”(继承先祖之德)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尾联“漏声正永槐阴布,那为韶光婪尾凭”以“漏声”(滴漏计时的声音)与“槐阴”(槐树下的阴凉)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而“韶光婪尾凭”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韶光(美好的时光)比作可以倚靠的凭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斋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人文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