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
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
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27首,描述的是荀彧的形象。荀彧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以智谋著称,但最终未能免于灾难。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即使有远见卓识如荀文若,也可能像荀彧那样陷入困境,甚至甘愿做曹操的策士(子房是西汉名将张良的号,以此比喻曹操),也难以避免失败和危亡。诗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炼,反映了时局的无常与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
呼猿涧西藏石笋,丹桂苍松达鹫岭。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同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庵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
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
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猷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