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二首·其二》
《除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

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

纷纷争夺际,何意此心全。

(0)
注释
七十三年:指诗人已经七十三岁。
客:客居。
尚:还。
西方:可能指远方或未来的世界。
他日:将来。
东鲁:古代地区名,今山东一带。
一经:一部经典或学问。
渐解:逐渐解开。
平生缚:一生的束缚或困扰。
初安:刚刚安定。
半夜禅:深夜静修禅定。
纷纷:形容众多且杂乱。
争夺:争斗和竞争。
何意:哪里料到。
此心:指诗人的内心。
翻译
七十三年来客居他乡,相伴还能有多少时日。
未来的西方世界之事,只希望在东方鲁地传播经义。
渐渐解开一生的束缚,开始安心修行半夜禅法。
身处纷纷扰扰的争夺之中,却没想到我的心如此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夜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感慨。"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诗人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自况,感叹人生已进入暮年,与朋友相伴的日子所剩无多。"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暗示自己一生致力于学问传播,即使在晚年,对儒家经典的传承仍视为重要使命。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诗人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俗的束缚逐渐减轻,开始在深夜静心修禅,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纷纷争夺际,何意此心全",面对世间纷扰的名利之争,诗人表现出超脱的态度,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的本心依然得以保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苏辙晚年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画雁四首·其一春

濛濛烟雨醉春光,桃李花开归计忙。

芦苇岂分南北岸,旧时遗泽未应忘。

(0)

癸巳七月二十二日口占

瘴海栖迟十二秋,避兵长傍蓼花洲。

无端一夜西风急,又报笳声到市头。

(0)

寄河源陈大受居士

去年此日识君面,此日今年却忆君。

处处桃花皆似梦,分明持赠一枝春。

(0)

山居十首·其九

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

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

谁道塞鸿南度远,澌流已到玉门津。

(0)

山居十首·其二

已办深山老此身,到来山事又从新。

拟安水碓寻溪路,取转租田替佃人。

秋月满天云影碎,西风匝地雁声频。

目前景物随时得,收拾僧房且过春。

(0)

哭澹归释子二首·其二

爱物情深转似瞋,随缘衣钵散僧贫。

生营狮座酬初志,死塔他山见夙因。

每念孤怀真类我,尝于岐路愧求人。

师资相搆何期合,百劫千生两认真。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