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
《金山》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

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

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

梦回禅榻悄,月午听龙吟。

(0)
翻译
自古以来它被称为浮玉,现在改名为得金。
整座山隐藏着一座寺庙的腹地,两座塔矗立在江的中心。
淮河和浙江的水流在此处中断,风烟弥漫到两岸。
梦中回到禅榻,静悄悄的,午夜时分听到龙的低吟。
注释
浮玉:古代对山的美称,形容山如玉般晶莹剔透。
得金:可能指山名或寺庙名,寓意富饶或吉祥。
寺腹:寺庙的内部,通常指寺庙的核心区域。
江心:江的中央位置。
淮浙:淮河和浙江,中国东部的两条重要河流。
禅榻:僧人打坐的床榻,象征修行场所。
龙吟:传说中的龙发出的声音,象征神秘或神圣。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金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汝燧。诗中通过对金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意境。"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形象地表达了金山如玉般洁白,又因传说中的财富而得名。"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描绘了山中有寺,江中矗立双塔的壮观景象,富有佛教气息。

"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写出了金山地理位置的重要,位于淮河与浙江的交汇处,四周风烟迷蒙,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梦回禅榻悄,月午听龙吟",以梦境和禅意收尾,暗示了夜晚静谧时分,人们在禅床上冥想,仿佛能听到龙的吟啸,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金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禅宗氛围。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闻笛

荒村犬吠人犹行,惊乌乱啼山月明。

南邻捣砧适复罢,何处吹笛秋更清。

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

萤飞露下百草湿,倚风激烈思平生。

(0)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九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

蚌胎秘奇彩,萤火耀寸光。

中心固了了,竟莫辨否臧。

(0)

梅雨

萧瑟连朝暮,凄凉抵客居。

疏渠防更骤,绽屋趁微疏。

润起荒厨醭,腥传僻巷淤。

遣愁吾有策,闭户卧看书。

(0)

次韵游龙潭

我谩怀清赏,君誇是胜游。

倦犹攀鸟道,渴欲饮龙湫。

墨客工传信,山灵觊阐幽。

敢云希作者,强把记文修。

(0)

题邵允直所藏会稽山水图

宛委之山三百里,碧峰无数落青天。

藏书轩帝知何在,望海秦君竟不仙。

老鹤自淘沙底箭,神龙长护井中钱。

旧游咫尺丹青里,欲棹春波载酒船。

(0)

沧洲白鹭图五首·其四

联拳一足傍菰蒲,照影秋波雪点孤。

荷响滴残篷外雨,远应有梦落江湖。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