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七言律诗

荒村犬吠人犹行,惊乌乱啼山月明。

南邻捣砧适复罢,何处吹笛秋更清。

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

萤飞露下百草湿,倚风激烈思平生。

(0)
翻译
荒凉的村庄里狗还在叫,人们还在行走,惊飞的乌鸦在明亮的山月下乱叫。
南边邻居刚停止捣衣的声音,不知何处传来清冷的秋笛声。
我怀疑那笛声中蕴含着白龙堆战场之外的哀怨,遗憾不能在黄鹤楼上聆听。
萤火虫在露水中飞舞,草叶都被打湿了,我倚风而立,思绪激荡,回忆一生的经历。
注释
荒村:荒芜的村庄。
犬吠:狗叫声。
人犹行:人们仍在行走。
惊乌:受惊的乌鸦。
山月:山上的月亮。
南邻:南边的邻居。
捣砧:捣衣石上捣衣服。
适复罢:刚刚停止。
何处:哪里。
吹笛:吹奏笛子。
白龙堆:古代战场名,这里指战争。
怨:哀怨。
黄鹤楼:武汉著名的古楼,有诗意的象征。
萤飞:萤火虫飞舞。
露下:在露水之下。
百草湿:草叶被露水打湿。
倚风:靠着微风。
激烈:强烈,激昂。
思平生:回想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荒村犬吠人犹行”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乡村夜晚场景,村狗的吠声和行人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情境。

接着“惊乌乱啼山月明”一句,则将视线引向更高处,乌鸦被突然响起的声音惊飞,而那清晰可见的山月,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惊乌”和“山月”,共同烘托出一个深邃宁静的夜晚景致。

第三句“我捣砧适复罢,何处吹笛秋更清”,诗人在此自述自己刚刚停止了捣米的劳作,而远方似乎传来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使得秋夜更加凄清。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强化了那笛声给诗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某种遗憾或是怨念,他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错过了一些什么,或许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黄鹤楼”,则是一个充满文学韵味的地方名,常被用来寄托才子佳人之间的情愫。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在那样一个地方聆听那笛声的愿望。

末两句“萤飞露下百草湿,倚风激烈思平生”,则是对夜晚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萤火虫在露水中飞舞,百草被露水濡湿,而诗人则借着这份清风,深切地回忆起一生的种种往事。这里“倚风激烈思平生”一句,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而又不失深沉的艺术氛围。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游寡阜庙二首·其二

逾旬积雨喜新晴,民物熙然百谷成。

风叶萧骚林野薄,霜天寥廓日华清。

千山甫隔乌延塞,两水傍临不窟城。

但得年丰人足食,犬羊馀种岂须平。

(0)

和韩侍中登广教院阁

两陪千骑叩禅关,每听高吟解客颜。

吉甫壮猷方北伐,谢公高兴在东山。

僧轩深闭芳菲静,春昼初长鸟雀閒。

游览不知归径晚,火城看逐隼旟还。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承明厌直怀乡日,适得当年严助州。

况是北归持节倦,喜闻东去典城优。

长江风月消残暑,故国莼鲈近早秋。

遥想下车民讼简,不妨乘兴剡溪游。

(0)

灞涘望长安

去国一回首,凭高因肆观。

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

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

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

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

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

(0)

蔡州城枕汝水寒日水涸清浅可爱原父与郡守泛舟川上甚有佳境以书垂报缅想胜游因形短什

积水寒收潦,深渊净见沙。

冷光怜玉洁,清鉴绝毫差。

鸥鸟居相乐,渔樵近有家。

济川新剡木,载石去乘槎。

树影鱼鳞密,城阴瓠子斜。

夤缘忘向背,顷刻变烟霞。

练白翻云叶,金镕荡日华。

照心同不隐,涤虑爱无邪。

客醉风吹酒,归迷斗转车。

林宗昔无暇,范蠡去空赊。

凫雁晴馀喜,波澜雪后佳。

谢塘芳草梦,依约向无涯。

(0)

贺吴九

儒术喜迂阔,学官每留滞。

君侯诚百一,才智两自异。

新书三十章,慷慨天下事。

每闻一篇奏,左右称万岁。

峨峨蓬莱山,册府上帝秘。

紬书必英才,念子方历试。

前此三数公,致身自容易。

心知青云路,已识翰飞地。

岂独铅椠间,是正琼瑶字。

顾念倾盖交,寂寞弹冠意。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