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泾口上危桥,北望城闉十里遥。
港汊不容三尺水,舟航全藉两番潮。
蚕苗半起桑迷眼,雉子深藏麦到腰。
暮宿前村杨柳渡,买鱼沽酒慰萧条。
客行泾口上危桥,北望城闉十里遥。
港汊不容三尺水,舟航全藉两番潮。
蚕苗半起桑迷眼,雉子深藏麦到腰。
暮宿前村杨柳渡,买鱼沽酒慰萧条。
这首元代诗人丘元镇的《蔡泾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客行泾口上危桥”,开篇即点明了行旅的主题,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危险的桥梁上行走,预示着旅程的艰辛与挑战。接着,“北望城闉十里遥”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出远方的城市轮廓,虽距离遥远,却也勾起了对归家的渴望。
“港汊不容三尺水,舟航全藉两番潮”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道的狭窄与潮汐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船只的航行完全依赖于潮水的涨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蚕苗半起桑迷眼,雉子深藏麦到腰”则转向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半成熟的蚕苗与茂密的桑树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雉鸡在麦田深处悠然自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暮宿前村杨柳渡,买鱼沽酒慰萧条”描绘了日暮时分,旅人投宿于前村的情景。在杨柳依依的渡口旁,买鱼沽酒,以此来慰藉旅途的疲惫与孤独,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温馨与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平凡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