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
《玉楼春》全文
宋 / 杨泽民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笔端点染相思泪。尽写别来无限意。

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

行轩一动须千里。王事催人难但已。

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0)
翻译
笔下流淌着相思的泪水,倾诉着分别后的无尽思绪。
只知道闺阁中弥漫着离别的忧愁,却未料到长途跋涉也有美好的体验。
每一步行进都可能跨越千里之遥,公务催促使人无法停留。
床头的酒已经酿熟,期待你归来时,明月照耀下庭院花儿满地。
注释
笔端:指书写或绘画时的手法。
相思泪:因思念而流的眼泪。
别来:分别以来。
无限意:无尽的情感或思绪。
香阁:香气四溢的闺阁,代指女子居所。
离愁:离别之苦。
长途:长距离的旅程。
好味:美好的经历或感受。
行轩:行走的车驾或行进中的车厢。
须:必须,一定。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王事:朝廷的事务,公务。
床头酒:放在床边已经酿好的酒。
定归来:必定会回来。
明月:明亮的月亮。
花满地:庭院中花开遍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个离别时刻,诗中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笔端点染相思泪" 一句,通过笔端滴落的泪水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写别来无限意"则表明这种思念是无边际的,无论用多少文字都无法完全表达。

接着,"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 这两句,通过对比诗人所居住的香阁与远方的距离,强调了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难以摆脱离别之愁。同时,对于那些认为远行也能带来乐趣的人表示不信任。

"行轩一动须千里"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不安与焦急,每一次出发都仿佛跨越了千里的距离。紧接着的 "王事催人难但已" 表示了外界的压力和任务对个人情感的干扰。

最后两句 "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则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宁静的氛围。诗人期盼着在床头等待酒熟之时,便能返回故土,而那里的明月和满园的花朵都是对远方思念的美好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杨泽民
朝代:宋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猜你喜欢

驻良乡行宫叠旧作韵

黄图古冀缅卢胥,尧以为心久愧诸。

惟是敬诚凛无逸,庶几风俗复还初。

时巡民瘼体毋怠,日侍慈颜乐有馀。

讵可深宫怀宴息,圣人见说贵鹑居。

(0)

再题创得斋

昨岁初得斋,即景名以创。

前日乃重来,额已题檐上。

今朝复著句,熟处谁能忘。

创得自千秋,日新无故状。

(0)

立秋

立秋有常谚,难遇雨而晴。

正值洗车应,旋看翻壁明。

宁须太史候,堪慰老农情。

协纪原吾职,惟钦奉若诚。

(0)

影湖楼十咏·其七鹤唳

方壶曾是唳云涛,小试溪山亦自豪。

设使伯牙□钟抚,定成朗朗水仙操。

(0)

影湖楼十咏·其六钟声

招提不著俗僧住,也有钟声下界闻。

底事十分清入听,度来水气带氤氲。

(0)

藻园五咏·其三松

放干迟杨柳,大材不速成。

卅年才入画,九夏正当楹。

蔽日衣衫爽,疏风几席清。

如逢橘中叟,借与置棋枰。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