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秋色又年华,白白红红客到家。
不似东篱老陶令,只愁无酒对黄花。
满堂秋色又年华,白白红红客到家。
不似东篱老陶令,只愁无酒对黄花。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家中满堂菊花的景象,以菊花的色彩和形态,以及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满堂秋色又年华”点明了时节与地点,秋天的色彩充满了整个厅堂,暗示着岁月的流转。接着,“白白红红客到家”描绘了菊花的颜色丰富多样,既有白色的纯洁,也有红色的热情,无论是白是红,都吸引了宾客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氛围。
后两句“不似东篱老陶令,只愁无酒对黄花”则通过与陶渊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陶渊明以爱菊著称,常在东篱下饮酒赏菊,而诗人在此处却说“不似”,意在强调自己与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可能是因为缺少了与菊花相配的酒,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使得诗人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自在地享受菊花之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遗憾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与陶渊明的巧妙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岸上马蹄响,县中更鼓清。
篷背雨亦止,意当明旦晴。
梦记所泊处,乔木枯峥嵘。
天色果开否,浩浩惟风声。
篙师夜先起,船尾灯火明。
苦寒未可发,妇为治餐烹。
咀嚼似有味,宿昔馀蔬羹。
人世如此耳,役役一饭营。
负贩规货利,干禄求荣名。
斯人以家浮,止尔了一生。
大者据疆土,以国相攻争。
至微若蝼蚁,行阵有战征。
我卧思此事,究竟终何成。
顽仆懵无知,鼻息如雷鸣。
孝子不愿为高官,履危未必亲心安。
孝子不愿食厚禄,移此禄为亲之福。
亲家堂上太夫人,九九之算饶五春。
令郎江西三十载,董提茗事职不改。
他人公台天上飞,我不衮衣但莱衣。
谁其总戎动百万,我宁不作麒麟楦。
夫人愈老愈优游,发白返黑此之由。
夫人内丹保坚固,齿落更生此之故。
君不见庄椿一岁秋八千,彭祖十分之一焉。
夫人寿骨比彭祖,尚馀七百一十有四年。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
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
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
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
真言写实事,组刻全屏除。
黄陈吟格高,此事分两途。
客谓老夫今老矣,胡为尚落空山里。
千艰百难万不平,上岭下岭不肯已。
此岭第三未为险,人面兽心险于此。
乾坤一纪战旗红,偶脱乱离身不死。
流可无行兮坎即止。
君不见羊化为石斗即休,两角蜗争何所求。
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
岂惟柽柳杨,亦颇间篁竹。
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
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
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
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
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
清阴荫百亩,毅然立于独。
八风吹不动,矧肯变寒燠。
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
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