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夜逐马鞍东,华屋朝随一创空。
但使有桥容博望,不将无宅笑张融。
黄巾夜逐马鞍东,华屋朝随一创空。
但使有桥容博望,不将无宅笑张融。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首句“黄巾夜逐马鞍东”,以“黄巾”象征战乱,夜晚的逃亡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恐慌与混乱。“华屋朝随一创空”,早晨时分,原本繁华的房屋已化为废墟,空荡荡一片,表现了战争对家园的毁灭性打击。
后两句“但使有桥容博望,不将无宅笑张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这里引用了“博望”和“张融”的典故,前者指汉代名将班超,后者是南朝文学家张融。诗人希望即使在动荡中,也能够有一座桥梁(象征着连接和平与希望的通道)让像班超这样的人得以施展抱负,而不是嘲笑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诗人对于和平与公正的深切期盼。
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
美恶固无然,逢时乃亦共。
弃则为所轻,用则为所重。
道闻瘿木器,爱赏互歌颂。
定应初得之,买不论官俸。
靧面生光辉,贮饮发狂纵。
坐欲置于傍,行欲挈以从。
其形何险怪,曾不因蓺种。
凹凸本自然,出缩非斗缝。
薄才难究穷,诋诃兹实恐。
不种东陵瓜,不利千畦韭。
山药数十本,带土移野叟。
故叶萎未醒,伤根亦何咎。
既为君子好,岂与骚人负。
骚人比画工,丹青出其口。
欲分栏下苗,驰奴仍置篓。
主人可无吝,所尚非独有。
从兹各勤灌,肯在园蔬后。
今虽胜曝蓄,毕意资玉臼。
人事固已然,秘方看系肘。
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完鳞全乙异臭腥,素盐渍曝生花轻。
其头戢戢筠箧盈,出自通印时所评。
远涉川陆来都城,亲宾交遗已见情。
食指尝动吾窃惊,果获异味亦足明。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常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
是时翁生怀抱恶,却恨陆机先忆鹤。
致令亦念眼迷离,不似傍池能饮啄。
始忧兔饥僮失哺,又恐白毛尘土污。
仍不如鹤有浅泉,自在引吭时刷羽。
花前举翅鼓春风,只待公归向朝暮。
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
一畏奔海窟,一畏巢松株。
我虽老矣无物惑,欲去东家看舞姝。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
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
伯乐曾未逢,垂头牧青陇。
今朝顾我鸣,振鬣耳耸耸。
声生秋风悲,已丧荆轲勇。
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
行色见车马,为之具壶觞。
暂辞甘泉宫,远奉左贤王。
蒙茸春裘薄,匼匝金络光。
唯知君命重,不数沙路长。
鲁酒虽入唇,胡笳易回肠。
归来立螭头,言动书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