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
美恶固无然,逢时乃亦共。
弃则为所轻,用则为所重。
道闻瘿木器,爱赏互歌颂。
定应初得之,买不论官俸。
靧面生光辉,贮饮发狂纵。
坐欲置于傍,行欲挈以从。
其形何险怪,曾不因蓺种。
凹凸本自然,出缩非斗缝。
薄才难究穷,诋诃兹实恐。
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
美恶固无然,逢时乃亦共。
弃则为所轻,用则为所重。
道闻瘿木器,爱赏互歌颂。
定应初得之,买不论官俸。
靧面生光辉,贮饮发狂纵。
坐欲置于傍,行欲挈以从。
其形何险怪,曾不因蓺种。
凹凸本自然,出缩非斗缝。
薄才难究穷,诋诃兹实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瘿杯》,通过对瘿木器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欣赏和对丑陋外表的超越。诗人认为,美与丑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际遇,一件看似丑陋的瘿木器,因其独特的纹理和实用价值,反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人们购买它并不计较其价格,甚至愿意用尽官俸。瘿杯在使用中能带来光彩,激发饮酒者的豪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伴侣。尽管它的形状奇特,但并非人工雕琢,而是自然形成,凹凸不平却并无矫饰。诗人自谦才识浅薄,对于瘿杯的赞美,也担心会有人误解或贬低。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世俗观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