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完鳞全乙异臭腥,素盐渍曝生花轻。

其头戢戢筠箧盈,出自通印时所评。

远涉川陆来都城,亲宾交遗已见情。

食指尝动吾窃惊,果获异味亦足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huáxiǎng
sòng / méiyáochén

nánfānghǎinánmíngzhēnměibìng

wánlínquánchòuxīngyánshēnghuāqīng

tóuyúnqièyíngchūtōngyìnshísuǒpíng

yuǎnshèchuānláidōuchéngqīnbīnjiāojiànqíng

shízhǐchángdòngqièjīngguǒhuòwèimíng

注释
海物:海洋中的生物。
子鱼:一种珍贵的鱼类。
完鳞:完整的鳞片。
全乙:形容鱼的完整状态。
异臭腥:特殊且略带腥味。
素盐:未经加工的盐。
生花:像花一样轻盈。
戢戢:形容数量多且密集。
筠箧:竹制的箱子。
通印:通行的评价或标记。
都城:京城,首都。
亲宾:亲人和宾客。
食指:古人认为手指的敏感度预示食欲。
窃惊:私下感到惊讶。
异味:特别的味道。
翻译
南方海域的生物难以一一命名,子鱼的珍贵美丽无人能比。
它全身鳞片完整,味道独特且带点腥气,用白盐腌制后会生出如花般的轻盈。
它的头部密集地装满竹箱,这是当时通行的评价。
它从遥远的地方跨越山水来到京城,亲友们的馈赠已经显露出他们的情谊。
每当食指微微颤动,我内心就暗自惊讶,能得到这样的美味足以证明一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答韩子华饷子鱼》,通过对南方海中一种名为"子鱼"的珍稀美味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和人们对它的珍视。诗中描述了子鱼的鳞片完整,味道虽腥但经过盐渍曝晒后会生出美丽的花纹,头部密集如筍,装满竹筐,显示出其稀罕。诗人通过朋友韩子华赠送的这份礼物,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以及品尝到这种异味的惊喜,认为这足以证明其价值。整首诗语言简洁,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齐天乐·淡云荒草秋汀暮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
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
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
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

(0)

洞仙歌·弄香吹粉

弄香吹粉,记前回酒困。
绿露沈沈转花影。
翠帘深,隐隐红雾依人,荷月静,新样双鸾交映。
如今谁念省。
短雨长云,曾托琵琶再三问。
最苦绿屏孤,夜久星寒,无处顿、风流心性。
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0)

风流子·梨园花柳地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0)

仙塘茅舍

住在山深处,门前数曲滩。
近村烟势阔,傍水树阴寒。
钓客嗔棋僻,高人借鹤看。
只愁山水怪,嫌我着儒冠。

(0)

观雪溪傍

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
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
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
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

(0)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朱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