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原与蜀通津,路出黔阳千里尘。
何事不教东一线,兰沧千古为他人。
金沙原与蜀通津,路出黔阳千里尘。
何事不教东一线,兰沧千古为他人。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金沙江与蜀地交通的历史联系开篇,描述了过去这条道路繁忙,连接着四川和贵州。然而,如今却因道路阻隔,千里之地只能扬起漫天尘土,显得颇为遗憾。
诗人疑惑为何不让金沙江东流一线畅通,这样兰沧两地(可能指云南和贵州)千年以来的便捷交通就能再次为人所用,而不是长久地为他人所垄断。通过此诗,汤显祖表达了对交通不便的感慨,以及对恢复地区间交流的期待。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局的反思。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
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官柳叶尚小,长安春未浓。
送君浔阳宰,把酒青门钟。
水驿楚云冷,山城江树重。
遥知南湖上,只对香炉峰。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磷?,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
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
松移岫转,左变而右易。风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灵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见羽人。
重曰:天门兮穹崇,回合兮攒丛。
松万接兮柱日,石千寻兮倚空。
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