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还钟山》
《送僧还钟山》全文
明 / 李琛   形式: 古风

归去来兮钟山中,钟山万仞盘苍龙。

御炉香霭随天风,方今混一四海同。

何用祝发归禅宗,松楸寂寞霜露浓。

送君之去月堕空,浩浩大化何终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尘世,返回钟山修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归去来兮钟山中”,以“归去来兮”这一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表达,暗示了僧人从世俗生活回归到精神家园——钟山的决定。钟山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接下来,“钟山万仞盘苍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钟山的雄伟壮观,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盘绕着苍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御炉香霭随天风”则进一步渲染了钟山的宗教气息,香烟缭绕,随风飘散,仿佛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桥梁,暗示着僧人修行的神圣性和超脱性。“方今混一四海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的社会和谐与统一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佛教普度众生、追求大同理想的认同。

“何用祝发归禅宗”一句,直接点明了僧人的选择,他放弃世俗的束缚,投身于佛教的修行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松楸寂寞霜露浓”则通过描写钟山上的松树和墓地的凄凉景象,表现了僧人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送君之去月堕空,浩浩大化何终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僧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月落空虚,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浩浩大化”则指自然界永恒的变化,诗人在此处探讨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僧人回归钟山、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决心,以及诗人对其修行之路的敬仰与感慨。

作者介绍

李琛
朝代:明

李琛,字伯器,号云泉生。明无锡人。宋尚书琳八世孙。敦实有文,举孝廉不就。住邑之南市桥,教授生徒以养其亲。与蒲长源、赵次钧为诗文之交,优游以终。
猜你喜欢

月琴为林从吉赋

湖亭曾听月琴弹,梦想遗音在广寒。

药杵捣霜惊别鹤,桂阑拂露引孤鸾。

冰弦低转临瑶席,金粟微飘满石坛。

写尽凌波仙子意,清虚夜静曲声残。

(0)

补古乐歌五首·其二律吕

嶰竹生兮凤凰鸣。协阴阳兮制凤笙。

筒十二兮和五声。奏云门兮天下平。

帝乘龙兮游太清。

(0)

送刘叔温先生

玉节金符照紫河,春风随处散阳和。

九霄星汉仙槎去,百亩林园昼锦过。

茅■持封江表国,诗章累和郢中歌。

归来赞理祥刑日,更听秋台令誉多。

(0)

寿王处士

不脱羊裘理钓纶,梅花丰格鹤精神。

吟窝拟住三千载,花甲初周六十春。

鲙劈冰盘香馔玉,酒分露瓮细倾银。

莫言高隐云巢稳,圣主非熊入兆频。

(0)

月咏十五首·其十四

午夜逢分镜,迟迟近野袍。

幸能清海雾,犹可见林毛。

江影宁依杜,园光岂对曹。

半生愁浩发,看入曙河高。

(0)

除日言怀一首

大地已春转,今朝岁为除。

绿酒樽屡空,清霜镜何馀。

自隐吴宫前,十载芳萝居。

节抱齐鲁连,辞探楚三闾。

千金赋不买,当垆困相如。

囊无一文钱,徒诵万卷书。

萧条扬雄宅,颇有问字车。

昨解学士雁,今剖英王鱼。

四海雄豪人,投劄问草芦。

凤览不可缚,鸿情讵能羁。

九州一何隘,丈夫气安舒。

叹息成烟虹,浩荡横高虚。

时著白纶巾,远驾蓝田舆。

明月来青山,流辉特欢予。

手持七斗剑,身披紫霞裾。

人生不得意,去去渭川渔。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