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于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之他日会面亦旧相识也·其二》
《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于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之他日会面亦旧相识也·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曾参古佛问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自刻肺肝诚定誓,时牵耳目又寒盟。

苦无藉在书窗冷,赖有知怜风竹声。

好是鼻端消息在,夜堂流水梦初成。

(0)
翻译
曾参向古佛询问如何忘却情感,这真是可笑,因为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还未有名号。
他深深地刻在心里,对自己发下真诚的誓言,但时常又被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所牵动。
苦于没有书籍陪伴的清冷书斋,幸好有知心人怜爱那风吹竹叶的声音。
最妙的是,他的内心深处仍有感知,如同夜晚书房中流水般的梦境刚刚开始。
注释
曾参:古代儒家学者曾子。
古佛:佛教中的智慧象征,这里指寻求心灵解脱。
忘情:忘却情感,超脱世俗。
初孩:尚未有正式名字的孩子,形容其纯真无知。
名:名号,此处指身份或名声。
肺肝:比喻真心实意,肺腑之言。
诚定誓:真诚坚定的誓言。
耳目:耳朵和眼睛,代指外在诱惑。
寒盟:违背誓言,如寒冰般冷酷。
藉:凭借,依靠。
书窗冷:清冷的书斋环境。
风竹声:风吹竹叶的声音,象征宁静。
鼻端:鼻子前端,引申为内心深处。
消息:感知或感觉。
夜堂:夜晚的书房。
流水梦:比喻连续不断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诗歌中的豪放派风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往友情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受。

“曾参古佛问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这两句开篇即以哲理性语言探讨生命与情感的关系,同时揭示诗人内心深处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古佛”象征着智慧和超脱,“问忘情”表达了对尘世情感的放下,而“初孩尚未名”则隐喻着生命之初尚未被命名,充满了哲思。

接下来的“自刻肺肝诚定誓,时牵耳目又寒盟。” 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誓言的认真。这里使用了强烈的情感语言,如“刻肺肝”、“牵耳目”,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誓言的不渝承诺。

然而,随后的“苦无藉在书窗冷,赖有知怜风竹声。” 描述了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寒冷,以及他对友情的依赖。在这里,“书窗冷”象征着知识与文艺世界的宁静,而“知怜风竹声”则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带给他慰藉的声音。

最后,诗人的情感在“好是鼻端消息在,夜堂流水梦初成。” 中得到释放。这两句通过对细微感觉和夜晚流水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回忆的珍视,以及这种记忆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友情怀念和超脱尘世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书事四首·其四

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不独雨师先洒道,汴流滚滚入淮来。

(0)

书李商叟秀才所藏曾文清诗卷后

陇蜀归来两鬓丝,茶山已作隔生期。

西风落叶秋萧瑟,泪洒行间读旧诗。

(0)

书文稿后

上蔡牵黄犬,丹徒作布衣。

苦言谁解听,临祸始知非。

(0)

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二首·其二

雪云无际暗长空,小市孤村禹庙东。

一段荒寒端可画,白篷笼底白头翁。

(0)

书壁

昔年曾住海三山,日月宫中数往还。

无事引他天女笑,谪来为吏向人间。

(0)

题画春景

青山多乔木,柳枝低婀娜。

春风在毫端,高迁无不可。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