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
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
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
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
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
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
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步虚词二首》之一,通过描绘仙境般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开篇即以“天津”、“空同”等词语构建出一片浩渺无垠的宇宙景象,暗示了诗中仙境的广阔与神秘。“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观,丹霞晨光中,七种气息共舞,花朵在东方的水房中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诗人想象自己在仙境中品尝着碧玉般的仙华和飘逸的霞浆,享受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诗人驾驭着骏马,驰骋于无边的荒野,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豪情与视野。“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诗人乘坐着绿色的车舆,向着遥远的海洋进发,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即使在神灵的引导下,也感受到清朗的天空和晨风的轻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即便在尘世的波涛中,也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与纯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快乐的渴望,认为即使是千年之春也无法比拟这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
缅彼崔嵬,坤土而隆。匪砌匪砠,弗赭弗童。
我兴瞻之,念母劬躬。嵌岩窈深,可以容与。
其岑其蔚,膏发泉乳。我心孔悲,念母鞠抚。
暧翠在庭,朝爽盈襟。宛兮慈颜,春和煦林。
孰是金行,为此惨栗。鹤发其髟,霜露既集。
攒峰丛峦,罗立閒閒。既有令子,亦有贤孙。
风木之悲,寸草之伤。甘旨在庖,綵乌在堂。
禄薄养丰,其乐如何。丰而弗逮,所慨实多。
移忠之孝,亶惟尽瘁。教忠繄母,展也孝子。
孝子终身,悠悠瞻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鸑鷟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世俗扰扰成嚣湫。
醉飞星驭鞭金虬。八仙浪迹追真游。
龟玉筌蹄二十秋。摩霄注壑须人求。
觅剑如或笑刻舟。阳燧非无角绮俦。
元鼎以来虚昆丘。东井徒劳冠带修。
松餐竹饮度蜃楼。崧顶坐啸垂直钩。
秪应惭愧刘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