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和酬以四十韵》
《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和酬以四十韵》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斯文韩欧苏,千载三大老。

苏门六君子,如籍湜郊岛。

大匠具明眼,一一经选考。

岂曰文乎哉,盖深于斯道。

诸公既九原,气象日衰槁。

山不见泰华,水但识行潦。

词人巧骈俪,义理失探讨。

书生蔽时文,习义未易澡。

著述岂无人,纷纷谩华藻。

有如分裂时,僭伪各城堡。

同年广文君,所作非小好。

高吟薄风雅,古学穷浑灏。

读史正豕亥,观诗辨形夭。

千篇冰玉清,万字波澜浩。

心慕大手笔,所恨生不早。

乡令门及韩,不类端可保。

赏识遇欧坡,当为箧中宝。

声名终不掩,光艳姑自葆。

嗟我最不才,兀兀首空皓。

半生槐踏黄,晚景盖张早。

出守屡及瓜,还家仅尝稻。

田园荒渊明,江梅客张镐。

尘埃未能脱,忧患苦相恼。

愁攒卧蚕眉,痛彻伏犀脑。

何当归故山,已书下下考。

钟笔况久阁,卢经徒独抱。

古文如金城,偏师讵容捣。

小诗时自遣,句法未知造。

广文贤关旧,声气同湿燥。

食共朝齑辛,案对夜萤薧。

策杖游西湖,寻梅插晴昊。

鄱有九十日,呼酒罗脯枣。

浔阳三年别,心若风中纛。

书来问安温,仍效世俗祷。

手写十新诗,价重百磲碯。

情意何勤勤,许与太草草。

那能把旌旄,但可供洒扫。

胡为以西子,国色沉嫫媪。

前言盖戏耳,细读笑绝倒。

却将寄来诗,录附雅戏藁。

(0)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和酬以四十韵》。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家韩愈、欧阳修、苏轼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苏门六君子(苏辙、苏洵、苏轼、苏过、苏舜钦、苏舜元)的赞誉。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后世文风的变迁,指出文人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了义理探讨的问题。

诗中提到“大匠具明眼”,比喻那些眼光敏锐的文学评论家,他们能够甄别并选出优秀的作品。接着,诗人感慨于古代文学大师的逝去,以及后世文风的衰退,山川不再显现出泰山般的雄伟,水只留下涓涓细流,象征着文学的衰败。

诗人进一步批评了当时文坛上流行的骈俪文风,认为这使得义理探讨失去了空间。他感叹读书人被时文束缚,难以摆脱,需要彻底洗刷。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不乏有才华的作家,但他们往往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缺乏深度。

诗人提到自己虽不才,但也渴望能像韩愈、欧阳修、苏轼那样,得到赏识和认可。他希望能在文学创作中有所建树,成为值得珍藏的宝物。尽管生活充满忧患,但他仍然坚持写作,以诗自遣,希望能得到像喻叔奇那样的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文学界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他愿意为友人提供服务,但不愿接受过分的礼遇,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文学的纯粹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对后世文风的反思,以及在个人生活困境中的坚持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宿岸道人精舍

早岁参道风,放情入寥廓。

重因息心侣,遂果岩下诺。

敛迹辞人间,杜门守寂寞。

秋风剪兰蕙,霜气冷淙壑。

山牖见然灯,竹房闻捣药。

愿言舍尘事,所趣非龙蠖。

(0)

耒阳杜工部祠堂

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

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

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

惟有为诗者,经过时吊君。

(0)

吾家九叶相,尽继明时出。

(0)

铜雀台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

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

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二十七

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

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

(0)

贻住山僧

罢讲巡岩坞,无穷得野情。

腊高犹伴鹿,夏满不归城。

云朵缘崖发,峰阴截水清。

自然双洗耳,唯任白毫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