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
《乌夜啼》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乐府曲辞

老乌栖栖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叶死,犹啄枯枝觅虫蚁。

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吁嗟老乌不自知,墙头屋上纷成群。

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

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

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

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

(0)
注释
栖栖:忙碌的样子。
啄:鸟儿用嘴取食。
楮桃:可能指某种果实。
赋分:命运或天分。
嗔:责怪或生气。
贵游:贵族阶层。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语的鸟。
红绦:红色的丝带。
郑袖:古代美女,此处比喻女子。
碧果:绿色的果实。
灵物:神奇或有灵性的生物。
夜啼曲:形容老乌夜间啼叫的传说或歌曲。
翻译
老乌忙碌地飞翔并鸣叫,清晨来到树枝上啄食楮桃。
楮桃已经空了,楮叶凋零,它还在啄着枯枝找寻虫蚁。
老乌的命运多么贫瘠,还没开始啼叫就被邻居责怪。
哎呀,老乌自己却不知晓,它们在墙头屋脊上成群结队。
在吴中的贵族圈,鹦鹉备受珍视,人们不惜千金买来能言善道的。
有人在花丛中展示着鹦鹉,郑袖般的手举着红色丝带,盘子里则是秦宫般的碧绿果实。
大自然的神奇生物得到人们的宠爱,路过的人们都聚集到鹦鹉身边。
关于老乌的故事无需一一记载,但它们夜晚的啼叫声在人间流传。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乌夜啼》,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诗人以老乌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老乌在清晨忙碌地寻找食物,尽管树上的楮桃已经空空如也,叶子也已凋零,它仍坚持不懈地啄食枯枝,寻找微小的虫蚁。这反映出老乌的生存境况之艰辛和命运的悲凉。

诗人感慨老乌的贫瘠生活,还未开始啼叫就被邻居嫌弃。接着,他通过对比,指出吴中富贵人家对能言善语的鹦鹉的宠爱,与老乌的被忽视形成鲜明对照。老乌虽然天生灵性,却未能得到人们的同等关注,只能在墙头屋上孤独地生活。

最后,诗人提到吴中贵游对鹦鹉的喜爱,暗示了社会对美丽外表和才艺的崇尚,而老乌则因为平凡无奇而被遗忘。然而,即便如此,老乌的故事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成为一首夜啼曲,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乌鸦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奈,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0)

题杜居士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

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0)

送杜秀才归桂林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0)

劝世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0)

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释子道成神气闲,住持曾上清凉山。

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西游长安隶僧籍,本寺门前曲江碧。

松间白月照宝书,竹下香泉洒瑶席。

前时学得经论成,奔驰象马开禅扃。

高筵谈柄一麾拂,讲下门徒如醉醒。

旧闻南方多长老,次第来入荆门道。

荆州本自重弥天,南朝塔庙犹依然。

宴坐东阳枯树下,经行居止故台边。

忽忆遗民社中客,为我衡阳驻飞锡。

讲罢同寻相鹤经,闲来共蜡登山屐。

一旦扬眉望沃州,自言王谢许同游。

凭将杂拟三十首,寄与江南汤慧休。

(0)

题报恩寺

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