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
说当年、残碑沁血。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
城堞阴阴,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
宝屑吹尘,酒香黏雨,胡儿邺下遗迹。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
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
说当年、残碑沁血。
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之景,以邺中(即今河北临漳)为背景,吊古伤今。开篇“城堞阴阴”,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氛围,随后“又隐约野山”、“四野萧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
接着,“宝屑吹尘,酒香黏雨”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宝屑在风中轻舞,酒香在雨中凝滞,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通过“胡儿邺下遗迹”一句,点明了地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画帘影隔,佩环风动高楼侧”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韵律的画面,画帘与佩环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接下来,“事寂寂,都付、牧童牛背数声笛”一句,通过牧童的笛声,将历史的沉寂与现实的生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人遐想。
“行客几辈,立马斜阳,北原高低,无限秋色”则描绘了行人在夕阳下的北原上行走的景象,秋色无边,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说当年、残碑沁血。沙沉还有断金戟,磷火夜深青未灭”几句,通过残碑、断金戟和磷火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朽的记忆。
“倚啸何处,休问旧日铜驼,上东门外,几多荆棘。”结尾处,诗人似乎在思考,历史的痕迹是否还能在今日找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回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