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三山海上州,登临便觉压鳌头。
风云出没千寻塔,烟雨溟濛几叶舟。
嶷嶷朱颜方照日,萧萧霜鬓独惊秋。
人间荣悴何须较,且把吟笺敌酒筹。
缥缈三山海上州,登临便觉压鳌头。
风云出没千寻塔,烟雨溟濛几叶舟。
嶷嶷朱颜方照日,萧萧霜鬓独惊秋。
人间荣悴何须较,且把吟笺敌酒筹。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名为《和侄邦彦登道山亭诗》。诗中描绘了登临道山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个人感慨。
首句“缥缈三山海上州”以虚幻的三山映衬出道山亭所在之地的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海上的仙洲之中。接下来“登临便觉压鳌头”,既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地位或成就的自豪感。
“风云出没千寻塔”一句,通过风云变幻与高耸的千寻塔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人类建筑的雄伟。而“烟雨溟濛几叶舟”则将视线拉回水面,轻柔的烟雨与几叶小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
“嶷嶷朱颜方照日,萧萧霜鬓独惊秋”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外貌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朱颜代表青春,霜鬓象征岁月,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人间荣悴何须较,且把吟笺敌酒筹”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在人生的荣辱变迁面前,无需过分计较,不如以诗歌和美酒来寄托情感,享受当下。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唐家大府开天策,祖庙工歌登七德。
伪王连组?颈归,山东羞死虬须客。
文儒济济陪英游,海内共指登瀛洲。
未妨滥吹一延族,中有谋断皋伊流。
崇宁圣人抚洪业,黄头遗种初芽檗。
青宫进讲多暇日,睿情远览思才杰。
水墨落纸分毫釐,心融笔忘天运机。
鸾翔鹄峙俨在目,更用褚亮摛辞为。
天翻地覆人得知,神京北风吹皂旗。
空令便桥乞盟未央酒,盛事拂膺正观时。
天家所宝君家得,拜手披图悼今昔。
鼎湖龙去馀弓剑,上林雁来断消息。
莫年笔力犹枝梧,惯题七骑阴山图。
为君斲句偕画往,贷我老泪淋衣裾。
斫水蕲断流,捻盐宁疗渴。
区区守荒学,笼鸟眩樊遏。
向来麋鹿姿,祇可樵牧活。
始其事诵数,魄似穷鬼夺。
文字取憎疾,见谓蜩螗聒。
回首辈行人,班剑或朝谒。
方嗟沈带减,正坐河鱼孽。
分无青云上,但有枯策阅。
峨峨指顶地,群口免骚屑。
醪敷儿为供,蜜脾手亲割。
敝帚非世用,槁梧取己说。
非君莫逆者,此怀谁与说。
反求每日诳,百行收一节。
西来倾藁册,又满三百叶。
暮年了无得,付子镜中雪。
略眼毛山夹,枯涸不可留。
风帆劈箭去,辽海吹一沤。
长年面死灰,死争如赴仇。
一饭六十里,幸泊散花洲。
呼妇具盥栉,命酒浣惊忧。
我无资身策,老计糊口谋。
勿云朝不坐,叱驭复何求。
奔车非伯夷,覆舟无孔丘。
薄德既谢此,身世付浮休。
亦念三径具,归从沮溺游。
笑说今日快,击辕为渠讴。
别留初熟酒,饮处酹阳侯。
晴日暝复出,烟云尚飞浮。
东风解人意,松间作飕飗。
罢马不用鞭,正惬道涂修。
凉气濯毛骨,百疾洒然瘳。
萦纡草根泉,激激冰玉漱。
篱头蔷薇花,娜娜新妇头。
空林人语寂,野鸟时啁啾。
名山无窘步,春色况未休。
盘礴翠微寺,判作三日留。
曾非耽禅寂,聊此乐深幽。
文移暂见贳,清境与心谋。
晞发五峰影,濯足双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