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暝复出,烟云尚飞浮。
东风解人意,松间作飕飗。
罢马不用鞭,正惬道涂修。
凉气濯毛骨,百疾洒然瘳。
萦纡草根泉,激激冰玉漱。
篱头蔷薇花,娜娜新妇头。
空林人语寂,野鸟时啁啾。
名山无窘步,春色况未休。
盘礴翠微寺,判作三日留。
曾非耽禅寂,聊此乐深幽。
文移暂见贳,清境与心谋。
晞发五峰影,濯足双涧流。
晴日暝复出,烟云尚飞浮。
东风解人意,松间作飕飗。
罢马不用鞭,正惬道涂修。
凉气濯毛骨,百疾洒然瘳。
萦纡草根泉,激激冰玉漱。
篱头蔷薇花,娜娜新妇头。
空林人语寂,野鸟时啁啾。
名山无窘步,春色况未休。
盘礴翠微寺,判作三日留。
曾非耽禅寂,聊此乐深幽。
文移暂见贳,清境与心谋。
晞发五峰影,濯足双涧流。
这首宋诗《隐静道中》是陈造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雨后初晴在山间行走的所见所感。首句“晴日暝复出,烟云尚飞浮”展现了雨后天晴,云雾缭绕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东风解人意,松间作飕飗”写东风轻轻吹过,带来松间的飒飒声,仿佛懂得诗人的惬意心情。
“罢马不用鞭,正惬道涂修”描述诗人骑马缓行,无需鞭策,道路平坦,令人心情舒畅。“凉气濯毛骨,百疾洒然瘳”则写出山间凉爽的气息洗涤身心,连疾病也似乎得到了缓解。诗人欣赏着“萦纡草根泉,激激冰玉漱”的自然景观,泉水清澈,如同冰玉漱口。
“篱头蔷薇花,娜娜新妇头”运用比喻,将蔷薇花比作娇羞的新妇,形象生动。接下来,诗人享受着“空林人语寂,野鸟时啁啾”的静谧,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寂静。他决定在美景中多停留,“名山无窘步,春色况未休”,表示对春光的留恋。
最后,诗人决定在翠微寺逗留三日,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盘礴翠微寺,判作三日留”。他并非沉溺于禅寂,而是借此寻求心灵的愉悦和与自然的深度交流。“文移暂见贳,清境与心谋”表达了他对这种清幽环境的喜爱,仿佛与清境达成了默契。结尾两句“晞发五峰影,濯足双涧流”则以洗发观山影、洗足戏水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觅的一份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