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超兄弟大洛度。上桑打椹为苟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兄弟间的生活场景,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预感。通过“元超兄弟大洛度”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生活的广阔背景。“上桑打椹为苟作”,则展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劳作的场景,或许是在采摘桑葚,以满足生活所需,这里的“苟作”暗示了他们的劳作可能并不轻松,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的画面,其中蕴含着对亲情的珍视、对劳动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兄弟间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诗人传递出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花下对酒二首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欲问花前樽,依然为谁设?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与时景,顷刻犹衰变。
况是血肉身,安能长强健?
人心苦迷执,慕贵忧贫贱。
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况吾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东林寺白莲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
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
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
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
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自望秦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
长途发已久,前馆行未至。
体倦目已昏,瞌然遂成睡。
右袂尚垂鞭,左手暂委辔。
忽觉问仆夫,才行百步地。
形神分处所,迟速相乖异。
马上几多时,梦中无限事。
诚哉达人语,百龄同一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