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四》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全家衣食凭摇橹,历世儿孙学荷锄。

布衲劣兼蓑笠有,齑汤恐并酱醯无。

金盘玉箸环歌舞,午鬨昏空一任渠。

(0)
注释
生长:出生。
西湖:杭州西湖。
死葬:去世后安葬。
兴言:谈论。
舟子:船夫。
农夫:农民。
全家:整个家庭。
衣食:生活所需。
摇橹:划船。
荷锄:持锄头劳作。
布衲:粗布衣服。
蓑笠:蓑衣斗笠。
齑汤:腌菜汤。
酱醯:酱油和醋。
金盘玉箸:贵重餐具。
环歌舞:围绕着歌舞。
午鬨:中午的热闹。
昏空:黄昏的寂静。
翻译
生在西湖而葬于湖边,谈论起船夫和农夫。
全家的衣食都依赖于摇橹,世世代代的子孙学习耕作。
粗布衣裳和破蓑衣就是他们的全部,恐怕连咸菜汤和酱醋都没有。
富贵人家围坐金盘玉筷享乐歌舞,而他们中午的喧闹和黄昏的寂静任由自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西湖畔的人物生平,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也表现了对富贵生活的质疑和批判。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普通百姓的艰辛生活与上层社会的奢侈消费形成鲜明对比。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这两句揭示了主题,指出诗人关注的是那些在西湖边劳作一生的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相连。

"全家衣食凭摇橹,历世儿孙学荷锄。" 这里展现了舟子农夫辛勤的劳动场景,他们的生计完全依赖于水上的劳作,这种生活代代相传,是一种艰难但必需的生存方式。

"布衲劣兼蓑笠有,齑汤恐并酱醯无。" 这两句则描绘了农夫与舟子虽然贫困,但仍旧努力维持生活,他们拥有基本的衣物和工具,但饮食方面却常常感到匮乏。

"金盘玉箸环歌舞,午鬨昏空一任渠。"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奢侈场景,显示了上层社会的过度消费和享乐主义,与前面描述的贫困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对普通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生活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

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

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

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

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

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0)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

菊泛延龄酒,兰吹解愠风。

咸英调正乐,香梵遍秋空。

临幸浮天瑞,重阳日再中。

(0)

别韦五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0)

苔藓山歌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五

轻云未扑霜,树杪橘初黄。

行是知名物,过风过水香。

(0)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

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

朦胧碧烟里,群岭若相附。

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